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大哥大、移动电话手机)论文--时分多址(TDMA)移动通信论文

基于GSM网络的有害气体远程多点监测系统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1 绪论第9-13页
    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0-12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发展趋势第11-12页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3页
2 物质吸收光谱分析方法第13-25页
    2.1 光的性质和物质对光的吸收第13-15页
        2.1.1 光的基本性质第13-14页
        2.1.2 物质对光的吸收第14-15页
    2.2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第15-19页
        2.2.1 朗伯-比尔定律的推导第15-17页
        2.2.2 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因素第17-19页
    2.3 吸收光谱分析测定方法第19-24页
        2.3.1 检测装置的主要组件第19-20页
        2.3.2 主要的测定方法第20-22页
        2.3.3 吸收光谱法的测量误差分析第22-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GSM网络及其数据业务第25-33页
    3.1 概述第25页
    3.2 GSM网络的构成第25-27页
    3.3 GSM系统中的移动设备第27-30页
        3.3.1 终端设备(TE)第27-28页
        3.3.2 SIM卡第28-30页
    3.4 GSM系统短消息业务第30-32页
        3.4.1 短消息业务第30页
        3.4.2 短消息服务的实现第30-32页
    3.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4 基于GSM远程监测系统总体设计第33-39页
    4.1 基于GSM远程监测系统第33-34页
        4.1.1 远程监测系统的构成第33-34页
        4.1.2 远程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第34页
    4.2 检测系统的总体设计第34-35页
        4.2.1 检测系统的硬件结构第34-35页
        4.2.2 检测系统的软件总体设计第35页
    4.3 监测中心软件的总体设计第35-38页
        4.3.1 需求分析第35-36页
        4.3.2 软件模块第36页
        4.3.3 软件结构第36-38页
    4.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5 检测装置及GSM通信系统的设计第39-77页
    5.1 检测对象特性分析及检测器的选用第39-45页
        5.1.1 氯气分子的浓度测量原理第39-40页
        5.1.2 光电检测器的选用第40-45页
    5.2 数据采集通道的电路设计第45-61页
        5.2.1 前置放大电路的设计第46-53页
        5.2.2 电平迁移和50Hz陷波器设计第53-55页
        5.2.3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第55页
        5.2.4 后级放大器电路设计第55-56页
        5.2.5 峰值采样保持电路设计第56-57页
        5.2.6 同步信号电路设计第57页
        5.2.7 A/D转换、及微处理器电路的设计第57-60页
        5.2.8 斩光器直流电机伺服控制电路第60-61页
    5.3 GSM通信接口电路设计第61-65页
        5.3.1 GSM模块简介第61-63页
        5.3.2 GSM模块接口介绍第63-64页
        5.3.3 GSM接口电路设计第64-65页
    5.4 单片机程序设计第65-76页
        5.4.1 主程序设计第65-67页
        5.4.2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第67-70页
        5.4.3 GSM通信软件设计第70-76页
    5.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6 远程监测中心系统的设计第77-89页
    6.1 监测中心硬件设计第77页
    6.2 监测中心系统软件设计第77-88页
        6.2.1 多线程编程第77-79页
        6.2.2 GSM通信模块程序设计第79-83页
        6.2.3 数据分析处理模块第83-85页
        6.2.4 数据显示及远程控制模块第85-87页
        6.2.5 数据的管理与回放模块第87-88页
    6.3 本章小结第88-89页
7 结论第89-90页
    7.1 主要结论第89页
    7.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附录A:检测系统的GSM通信软件源代码第93-129页
附录B:作者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9页

论文共12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计算机图形学若干基本算法的拓展与改进研究
下一篇:热力系统图形化建模软件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