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2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6-22页 |
2.1 商业银行风险概述 | 第16-17页 |
2.1.1 市场风险 | 第16页 |
2.1.2 流动性风险 | 第16页 |
2.1.3 信用风险 | 第16-17页 |
2.1.4 操作风险 | 第17页 |
2.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概述 | 第17-19页 |
2.2.1 操作风险内涵 | 第17页 |
2.2.2 操作风险成因 | 第17-18页 |
2.2.3 操作风险的分类与特征 | 第18-19页 |
2.3 商业银行会计运营中的操作风险表现 | 第19-20页 |
2.3.1 人工操作风险 | 第19页 |
2.3.2 会计监督管理风险 | 第19-20页 |
2.3.3 内部控制风险 | 第20页 |
2.3.4 会计网络化风险 | 第20页 |
2.4 商业银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管理理论 | 第20-21页 |
2.4.1 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管理概念 | 第20-21页 |
2.4.2 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第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ZX银行日照分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 第22-38页 |
3.1 ZX银行日照分行总体概况 | 第22页 |
3.2 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管理制度情况 | 第22-25页 |
3.2.1 实时和事后监督制度 | 第22-23页 |
3.2.2 集中化处理制度 | 第23页 |
3.2.3 会计检查制度 | 第23-24页 |
3.2.4 会计人员定期轮岗制度 | 第24-25页 |
3.3 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 第25-26页 |
3.4 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管理部门组织结构 | 第26-27页 |
3.5 ZX银行日照分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产生原因 | 第27-29页 |
3.5.1 外部因素 | 第27-28页 |
3.5.2 内部因素 | 第28-29页 |
3.6 ZX银行日照分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9-34页 |
3.6.1 会计运营操作流程中缺乏内部控制的参与 | 第29-30页 |
3.6.2 缺乏完善的会计运营操作风险预警系统 | 第30-31页 |
3.6.3 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管理制度不健全 | 第31页 |
3.6.4 会计运营监管部门组织结构不合理 | 第31-32页 |
3.6.5 缺乏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员 | 第32-33页 |
3.6.6 业务拓展与风险控制关系调节失衡 | 第33-34页 |
3.7 ZX银行日照分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的主要表现 | 第34-36页 |
3.7.1 出纳风险 | 第34页 |
3.7.2 核算风险 | 第34-35页 |
3.7.3 结算风险 | 第35-36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规范ZX银行日照分行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 | 第38-44页 |
4.1 促进全面内部控制机制的应用 | 第38-39页 |
4.2 建立完善的会计运营操作风险预警系统 | 第39-40页 |
4.3 健全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管理制度 | 第40页 |
4.4 优化会计运营监管部门组织结构 | 第40-41页 |
4.5 加强对风险管理人员的培养 | 第41-42页 |
4.6 合理平衡业务拓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 | 第42页 |
4.7 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管理对策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42-43页 |
4.7.1 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 | 第42-43页 |
4.7.2 促进信息技术在会计运营操作风险管理的应用 | 第43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4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2页 |
个人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