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9页 |
导论 | 第9-10页 |
一、关于个人信息的概述 | 第10-19页 |
(一) 个人信息的概念 | 第10-12页 |
(二)个人信息的特征 | 第12-13页 |
(三) 侵犯个人信息的方式、法律责任 | 第13-19页 |
二、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 | 第19-21页 |
(一) 有利于保护国家安全 | 第19页 |
(二) 有利于保障基本人权的实现 | 第19页 |
(三) 有利于维护市场信息安全和健全个人信用征信体系 | 第19-20页 |
(四) 有利于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 第20页 |
(五) 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 第20-21页 |
三、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 | 第21-24页 |
(一) 全国性专门性的法律缺失 | 第21页 |
(二) 现行的地方性法规存在技术性缺陷 | 第21-24页 |
四、关于大数据的概述 | 第24-27页 |
(一) 大数据的概念 | 第24页 |
(二) 大数据的应用情况 | 第24-27页 |
五、大数据对个人信息保护的影响 | 第27-30页 |
(一) 大数据对社会生活的强烈冲击 | 第27-29页 |
(二) 个人信息的交易合法性的讨论未有定论 | 第29-30页 |
六、完善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建议 | 第30-39页 |
(一) 暂缓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性法律的出台 | 第30-31页 |
(二) 树立科学的立法理念 | 第31页 |
(三) 确定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基本原则 | 第31-32页 |
(四) 构建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体系 | 第32-33页 |
(五) 建立“网络实名制” | 第33-34页 |
(六) 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形式 | 第34-35页 |
(七) 限制特定的行政机关主动搜集个人信息的权力 | 第35-37页 |
(八) 对个人信息进行细致的分类,进行分层次的保护 | 第37-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