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论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有限责任公司退股权制度概述 | 第13-23页 |
第一节 退股权制度的理论分析 | 第13-17页 |
一、退股权制度的概念和退股权的属性 | 第13-15页 |
二、退股权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5-17页 |
第二节 退股权制度的产生的原因 | 第17-20页 |
一、中小股东面临的困境是退股权产生的客观需要 | 第17-18页 |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和封闭性是退股权产生的必然要求 | 第18-19页 |
三、资本多数决原则的滥用是退股权产生的制度因素 | 第19页 |
四、公司契约理论和契约自由原则是退股权产生的理论基础 | 第19-20页 |
第三节 退股权制度的法律价值 | 第20-23页 |
一、切实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 | 第20-21页 |
二、有效突破法定资本制的要求 | 第21页 |
三、充分保障经济秩序有序发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有限责任公司退股权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3-31页 |
第一节 退股权制度的境外立法考察 | 第23-28页 |
一、德国退股权制度的发展历史及主要内容 | 第23-26页 |
二、美国退股权制度的历史及其主要内容 | 第26-28页 |
第二节 我国关于退股权制度的立法进程及现状 | 第28-31页 |
第三章 我国退股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建议 | 第31-42页 |
第一节 我国公司法对退股权制度的规定及其缺陷 | 第31-35页 |
一、我国公司法关于退股权制度的规定 | 第31-32页 |
二、我国有限责任公司退股权制度存在的缺陷 | 第32-35页 |
第二节 对退股权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35-42页 |
一、拓宽退股权的适用主体 | 第35页 |
二、进一步规范行使条件的规定 | 第35-37页 |
三、进一步明确股权价格的确定方法 | 第37-38页 |
四、完善退股权的相关程序 | 第38-40页 |
五、强化退股权的限制条件 | 第40-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