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刚果盆地18区块勘探潜力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存在问题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5 主要成果和认识 | 第13-15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5-37页 |
2.1 盆地概况 | 第15-16页 |
2.2 地层沉积特征 | 第16-20页 |
2.3 区域构造特征 | 第20-24页 |
2.3.1 构造特征 | 第20-23页 |
2.3.2 盆地构造演化史 | 第23-24页 |
2.4 油气地质特征 | 第24-31页 |
2.4.1 烃源岩 | 第24-27页 |
2.4.2 储集层 | 第27-30页 |
2.4.3 盖层 | 第30-31页 |
2.5 油气成藏特征与主控因素 | 第31-37页 |
2.5.1 成藏组合 | 第31-35页 |
2.5.2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 | 第35-37页 |
第3章 区块构造特征 | 第37-53页 |
3.1 区块概况 | 第37-38页 |
3.2 构造精细解释 | 第38-45页 |
3.2.1 层位标定 | 第38-39页 |
3.2.2 断层解释 | 第39-42页 |
3.2.3 层位解释 | 第42-43页 |
3.2.4 构造成图 | 第43-45页 |
3.3 构造特征 | 第45-53页 |
3.3.1 平面构造特征 | 第45-48页 |
3.3.2 断层特征 | 第48-49页 |
3.3.3 构造发育史 | 第49-51页 |
3.3.4 圈闭描述 | 第51-53页 |
第4章 区块沉积特征 | 第53-62页 |
4.1 岩心微相分析 | 第53-54页 |
4.2 单井相分析 | 第54-55页 |
4.3 地震相分析 | 第55-57页 |
4.3.1 地震相原理 | 第55-56页 |
4.3.2 实现步骤 | 第56页 |
4.3.3 应用 | 第56-57页 |
4.4 沉积相分析 | 第57-62页 |
4.4.1 沉积体系背景特征 | 第57-59页 |
4.4.2 沉积相发育特征 | 第59-62页 |
第5章 区块储层预测 | 第62-82页 |
5.1 砂体预测 | 第62-66页 |
5.1.1 地震属性技术 | 第62-64页 |
5.1.2 地震分频技术 | 第64-66页 |
5.2 含油气性预测 | 第66-82页 |
5.2.1 地震弹性反演技术 | 第66-79页 |
5.2.2 AVO属性技术 | 第79-82页 |
第6章 区块勘探潜力 | 第82-99页 |
6.1 区块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 第82-87页 |
6.1.1 勘探潜力与风险 | 第82-83页 |
6.1.2 主要勘探目标 | 第83-87页 |
6.2 区块主要圈闭描述 | 第87-89页 |
6.3 区块资源量估算 | 第89-99页 |
6.3.1 所采用的资料 | 第89-90页 |
6.3.2 资源量计算方法 | 第90-93页 |
6.3.3 圈闭风险分析和综合评价 | 第93-99页 |
第7章 结论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附录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