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世界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与业务论文

发达国家影子银行发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8页
        1.2.1 对影子银行的涵义及体系的研究第11-15页
        1.2.2 对影子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的研究第15-16页
        1.2.3 对影子银行的运作及监管的研究第16-18页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8页
        1.3.1 论文研究的思路第18页
        1.3.2 论文研究的方法第18页
    1.4 创新点和不足第18-20页
        1.4.1 创新点第18-19页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19-20页
第2章 影子银行的概念、产生原因与影响第20-31页
    2.1 影子银行的概念第20-26页
        2.1.1 发达国家影子银行的概念第20-21页
        2.1.2 国内影子银行的界定第21-23页
        2.1.3 影子银行定义的国内外异同第23-26页
            2.1.3.1 相同点第24-25页
            2.1.3.2 不同点第25-26页
    2.2 发达国家影子银行产生的原因第26-28页
    2.3 影子银行的地位与影响分析第28-31页
        2.3.1 发展模式第28-29页
        2.3.2 金融全球化第29页
        2.3.3 潜在市场风险第29页
        2.3.4 市场不确定性第29-31页
第3章 影子银行的现状分析第31-40页
    3.1 发达国家影子银行的现状分析(以美国为例)第31-32页
        3.1.1 影子银行运行的基础第31-32页
        3.1.2 影子银行的分类及本质第32页
    3.2 国内影子银行的现状分析第32-40页
        3.2.1 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发展第32-35页
        3.2.2 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第35-36页
        3.2.3 我国影子银行的特点第36-40页
第4章 影子银行运行机制及存在问题第40-45页
    4.1 发达国家影子银行运行机制第40-42页
        4.1.1 参与主体第40页
        4.1.2 金融工具第40-41页
        4.1.3 信用扩张机制第41页
        4.1.4 运行经济背景(以美国为例)第41页
        4.1.5 监管框架(以美国为例)第41-42页
        4.1.6 运行风险特征第42页
    4.2 国内影子银行运行机制第42-45页
        4.2.1 参与主体第42-43页
        4.2.2 金融工具第43页
        4.2.3 信用扩张机制第43页
        4.2.4 宏观经济背景第43-44页
        4.2.5 监管框架第44页
        4.2.6 运行风险特征第44-45页
第5章 影子银行的监管政策对比第45-55页
    5.1 发达国家银行的监管政策第45-49页
        5.1.1 美国影子银行的监管第45-46页
        5.1.2 英国影子银行的监管第46-47页
        5.1.3 欧盟影子银行的监管第47页
        5.1.4 日本影子银行的监管第47-48页
        5.1.5 总结第48-49页
    5.2 国内影子银行的监管政策第49-53页
        5.2.1 我国影子银行存在的主要风险第49-51页
        5.2.2 我国影子银行监管面临的挑战第51-52页
        5.2.3 我国影子银行的监管政策第52-53页
    5.3 国内外影子银行监管的比较研究第53-55页
        5.3.1 国内外影子银行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第53-54页
        5.3.2 国内外影子银行监管效应的比较分析第54-55页
第6章 结论与启示第55-61页
    6.1 我国影子银行发展与监管的政策建议第55-59页
        6.1.1 宏观层面的监管第55-58页
        6.1.2 微观层面的监管第58-59页
    6.2 全文总结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6页
作者简介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生态纯锰氧化物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除镉性能及机理研究
下一篇:巨噬细胞的TLR3信号调控及极化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