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供气策略对柴油机瞬态性能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6页
    1.1 能源与环境问题第10-14页
        1.1.1 能源问题第10-12页
        1.1.2 环境问题第12-14页
    1.2 柴油机排放控制技术第14-21页
    1.3 柴油机瞬态燃烧过程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1.4 二级涡轮增压技术研究现状第22-25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5-26页
第2章 试验测控系统的建立第26-30页
    2.1 研究对象第26-27页
    2.2 测控系统的介绍第27-28页
    2.3 瞬态测控平台第28-30页
第3章 试验柴油机原机性能分析第30-38页
    3.1 试验方案第30-31页
    3.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1-36页
        3.2.1 不同瞬变起始负荷对发动机性能参数的影响第31-33页
        3.2.2 不同转速对发动机瞬态性能参数的影响第33-36页
    3.3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二级涡轮增压系统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研究第38-66页
    4.1 二级涡轮增压系统试验台架及测控系统的搭建第38-43页
        4.1.1 高压级涡轮旁通阀的选取第39-41页
        4.1.2 二级涡轮增压柴油机试验测控系统第41-43页
    4.2 二级涡轮增压系统对柴油机稳态性能的影响第43-52页
        4.2.1 试验方案第44页
        4.2.2 二级涡轮增压柴油机外特性第44-46页
        4.2.3 二级涡轮增压柴油机负荷特性第46-52页
    4.3 高压级涡轮旁通阀的阶跃响应性第52-53页
    4.4 二级涡轮增压系统对柴油机瞬态性能的影响第53-62页
        4.4.1 二级涡轮增压柴油机与原机瞬态工况下性能的对比第53-56页
        4.4.2 不同旁通阀开度对柴油机瞬态性能的影响第56-59页
        4.4.3 不同瞬变时间对柴油机瞬态性能的影响第59-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6页
第5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6-70页
    5.1 全文总结第66-68页
    5.2 工作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76-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可变膨胀比朗肯循环余能回收系统研究
下一篇:基于立体视觉的车身点焊机器人路径校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