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造血器及淋巴系肿瘤论文--白血病论文--急性白血病论文

MK-1775与帕比司他(Panobinostat)协同杀伤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机制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4-15页
第一章 前言第15-33页
    1.1 白血病第15-18页
        1.1.1 白血病定义及分类第15-16页
        1.1.2 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第16-18页
    1.2 CHK1 与 WEE1第18-25页
        1.2.1 CHK14第18-22页
        1.2.2 WEE18第22-25页
    1.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第25-32页
        1.3.1 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s)11第25-28页
        1.3.2 HDACs 与癌症第28-29页
        1.3.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s)第29-32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32-33页
第二章 CHK1 对 WEE1选择性抑制剂 MK-1775 抗 AML活性的影响研究第33-69页
    2.1 背景第33-34页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34-37页
        2.2.1 实验材料第34页
        2.2.2 实验试剂第34页
        2.2.3 溶液配制第34-36页
        2.2.4 实验仪器第36-37页
    2.3 实验方法第37-46页
        2.3.1 细胞培养第37-38页
        2.3.2 Western blot 检测 AML 细胞中蛋白水平第38-40页
        2.3.3 在六株 AML 细胞株中检测 WEE1 相关蛋白的本底表达水平26第40页
        2.3.4 用 MTT 法测定 MK-1775 在六株 AML 细胞中的 IC50值第40-41页
        2.3.5 台盼蓝染色法测定不同浓度MK-1775 在六株AML 细胞株中引起的细胞死亡第41页
        2.3.6 流式细胞术检测 MK-1775 对六株 AML 细胞死亡的影响第41-42页
        2.3.7 Western blot 检测不同浓度 MK-1775 处理对 CTS 和 U937 细胞中WEE1等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第42页
        2.3.8 MTT 法检测 MK-1775 在 AML 临床样本中的 IC50值第42页
        2.3.9 MK-1775 与 Ara-C 联用对 AML 细胞株和临床样本的活性检测第42-43页
        2.3.10 流式细胞术检测 MK-1775 对三例 AML 临床样本细胞死亡的影响第43-44页
        2.3.11 流式细胞术检测 500 nM MK-1775 在不同时间点对 CTS 和U937 细胞周期的影响第44页
        2.3.12 Western blot 检测 MK-1775 在不同时间点对CTS 和 U937 两株细胞蛋白水平的影响第44页
        2.3.13 Roscovitine 对 MK-1775 抗 AML 活性的的影响第44-45页
        2.3.14 MK-1775 与 LY2603618 联合用药对 AML 细胞的影响第45-46页
    2.4 实验结果第46-65页
        2.4.1 WEE1 等相关蛋白在六株 AML 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第46-47页
        2.4.2 AML 细胞株对 MK-1775 的敏感性研究第47-48页
        2.4.3 MK-1775 诱导细胞死亡的研究第48-49页
        2.4.4 AML 患者临床样本对 MK-1775 敏感性的研究第49-51页
        2.4.5 MK-1775 对 Ara-C 抗白血病活性的影响第51-53页
        2.4.6 Ara-C 耐药细胞株对 MK-1775 的敏感性研究第53-54页
        2.4.7 MK-1775 对 AML 细胞周期的影响第54-57页
        2.4.8 MK-1775 对 AML 细胞中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动态影响第57-58页
        2.4.9 CDK 抑制剂Roscovitine 对 AML 细胞增殖的影响第58页
        2.4.10 Roscovitine 对 MK-1775 引起的 DNA 损伤及CHK1 磷酸化的影响第58-59页
        2.4.11 Roscovitine 对 MK-1775 引起的 AML 细胞死亡的影响第59-60页
        2.4.12 Roscovitine 对 MK-1775 抑制 AML 细胞株和临床样本细胞增殖的影响第60-61页
        2.4.13 CHK1 抑制剂 LY2603618 对 AML 细胞增殖的影响第61-62页
        2.4.14 AML 细胞中LY2603618和MK-1775 对CDK1/2 的活化及DNA损伤的影响第62-63页
        2.4.15 LY2603618 对 MK-1775 引起的 AML 细胞死亡的影响第63-64页
        2.4.16 LY2603618 与 MK-1775 联合对 AML 细胞增殖的影响第64-65页
    2.5 讨论与小结第65-69页
第三章 帕比司他和 MK-1775 协同杀伤 AML细胞的机制研究第69-91页
    3.1 研究背景第69页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69-70页
        3.2.1 实验材料第69-70页
        3.2.2 实验试剂第70页
        3.2.3 溶液配制第70页
        3.2.4 实验仪器第70页
    3.3 实验方法第70-74页
        3.3.1 细胞培养第70-71页
        3.3.2 MTT 法检测 MK-1775 和帕比司他对 AML 细胞株和临床样本细胞增殖的影响第71页
        3.3.3 帕比司他对 MK-1775 诱导的 AML 细胞株和临床样本细胞死亡的影响第71页
        3.3.4 流式细胞术检测 250 nM MK-1775 和10 nM 帕比司他在不同时间点对CTS 细胞周期和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第71-72页
        3.3.5 检测 20 nM 帕比司他与MK-1775 同时处理24 h 对CTS 和 U937 细胞周期和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第72页
        3.3.6 实时定量PCR 检测 AML 患者临床样本中相关RNA 的水平58第72-73页
        3.3.7 在 U937 细胞中应用慢病毒shRNA 沉默 WEE1 或 CHK1第73-74页
    3.4 实验结果第74-87页
        3.4.1 帕比司他与 MK-1775 在 AML 细胞中的协同抗 AML 作用第74-77页
        3.4.2 在 AML 细胞株和临床样本中 MK-1775 与帕比司他联用对细胞死亡的影响第77-79页
        3.4.3 250 nM MK-1775 联合 10 nM 帕比司他对 CTS 细胞周期进程以及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第79-83页
        3.4.4 250 nM MK-1775 和 20 nM 帕比司他对 CTS 和 U937 细胞周期的影响第83-86页
        3.4.5 在 U937 细胞中分别沉默 CHK1 和 WEE1 对 MK-1775 或帕比司他引起的细胞死亡的影响第86-87页
    3.5 讨论与小结第87-91页
结论第91-93页
参考文献第93-107页
硕博连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7-109页
致谢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川省玉米纹枯病菌融合群测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下一篇:弹性设计理论解决高密度城市公共空间弹性问题的理论与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