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论文--土壤成分论文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核心区土壤有机碳空间异质性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前言第10-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1 土壤碳库、有机碳概述及研究进展第11-14页
        1.1.1 土壤碳库及有机碳概述第11-13页
        1.1.2 土壤有机碳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 土壤有机碳储量研究方法第14-16页
        1.2.1 地统计法在有机碳储量研究中应用第14-15页
        1.2.2 常见的有机碳储量统计方法第15-16页
    1.3 影响土壤有机碳稳定的因素第16-20页
        1.3.1 自然因素第17页
        1.3.2 人为因素第17-18页
        1.3.3 植被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研究第18-20页
    1.4 干旱河谷区植被特征及植被恢复研究第20-21页
        1.4.1 干旱河谷区植被特征第20-21页
        1.4.2 干旱河谷区植被恢复研究第21页
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22页
3 研究方案第22-24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22-23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23-24页
        3.2.1 样地的选择及样品的采集第23页
        3.2.2 分析测试方法第23-24页
        3.2.3 数据处理第24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4-36页
    4.1 不同坡向植被盖度、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统计特征分析第24-28页
    4.2 不同坡向植被盖度、土壤有机碳空间结构分析第28-33页
        4.2.1 不同坡向植被盖度、土壤有机碳半方差函数分析第28-31页
        4.2.2 不同坡向植被盖度、土壤有机碳分形维数特征分析第31页
        4.2.3 不同坡向植被盖度、土壤有机碳Moran'sⅠ系数特征分析第31-33页
    4.3 不同坡向植被盖度及土壤属性空间插值分析第33-36页
5 讨论第36-38页
    5.1 不同坡向植被盖度、土壤有机碳半方差函数分析第36-37页
    5.2 不同坡向植被盖度及土壤属性空间插值分析第37-38页
6 结论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齐口裂腹鱼Leptin、CCK、PYY和CART基因的克隆、组织表达及摄食功能研究
下一篇:短梗五加果花色苷的制备及其在可食性油墨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