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 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 2 混凝土坝改建、扩建及加固施工的主要问题与措施 | 第11-12页 |
1. 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应力 | 第12页 |
1. 4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应力仿真分析现状 | 第12-17页 |
1. 4. 1 计算规模与计算速度问题 | 第13-14页 |
1. 4. 2 数学、力学模型问题 | 第14-16页 |
1. 4. 3 计算参数真实描述问题 | 第16-17页 |
1. 5 本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工作 | 第17-18页 |
2 温度应力计算基本理论与温控方法 | 第18-29页 |
2. 1 热传导理论简述 | 第18-19页 |
2. 1. 1 热传导方程 | 第18页 |
2. 1. 2 求解热传导方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18-19页 |
2. 2 计算温度场的有限单元方法 | 第19-22页 |
2. 2. 1 变分原理在温度场求解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2. 2. 2 不稳定温度场的有限元求解 | 第20-22页 |
2. 3 计算徐变温度应力的有限单元方法 | 第22-26页 |
2. 3. 1 用有限元法计算温度应力的通用公式 | 第22-24页 |
2. 3. 2 混凝土的徐变分析原理 | 第24-26页 |
2. 4 水工混凝土施工中的温控方法 | 第26-28页 |
2. 4. 1 结构方面的温控措施 | 第26-27页 |
2. 4. 2 材料方面的温控措施 | 第27页 |
2. 4. 3 施工方面的温控措施 | 第27-28页 |
2. 4. 4 综合管理方面的措施 | 第28页 |
2. 5 小结 | 第28-29页 |
3 东北某老坝运行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研究 | 第29-32页 |
3. 1 运行现状分析及解决方案 | 第29页 |
3. 1. 1 存在问题 | 第29页 |
3. 1. 2 解决方案 | 第29页 |
3. 2 大坝坝体防渗墙加固施工方案介绍 | 第29-32页 |
3. 2. 1 防渗墙加固的基本设想 | 第29-30页 |
3. 2. 2 坝体混凝土置换形成防渗墙施工过程 | 第30-31页 |
3. 2. 3 坝体混凝土置换方案的主要安全问题 | 第31-32页 |
4 基本物理参数处理 | 第32-37页 |
4. 1 气象资料 | 第32-33页 |
4. 2 各坝段上、下游水位关系 | 第33页 |
4. 3 大坝与基岩的材料参数 | 第33-35页 |
4. 4 坝前淤沙高程 | 第35页 |
4. 5 波浪资料 | 第35页 |
4. 6 地震作用 | 第35-36页 |
4. 7 溢流坝段预应力锚索布置情况 | 第36页 |
4. 8 小结 | 第36-37页 |
5 大坝施工仿真计算方法与有限元模型 | 第37-48页 |
5. 1 大坝防渗加固施工仿真中的ANSYS应用 | 第37-41页 |
5. 1. 1 ANSYS软件介绍及在工程施工仿真中的应用 | 第37-38页 |
5. 1. 2 ANSYS在大坝仿真前处理中的应用 | 第38-40页 |
5. 1. 3 ANSYS在大坝仿真求解和后处理中的应用 | 第40-41页 |
5. 2 仿真计算方法及相关理论 | 第41-43页 |
5. 2. 1 施工过程仿真计算 | 第41页 |
5. 2. 2 稳定温度场的瞬态分析理论 | 第41页 |
5. 2. 3 混凝土温度应力仿真计算中的徐变 | 第41-43页 |
5. 3 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43-44页 |
5. 4 计算工况、荷载组合选取与施工进度 | 第44-47页 |
5. 4. 1 计算工况及荷载组合 | 第44-46页 |
5. 4. 2 施工进度安排 | 第46-47页 |
5. 5 小结 | 第47-48页 |
6 防渗加固施工中的温度场与温度应力有限元仿真分析 | 第48-70页 |
6. 1 加固施工前(C1情况)有限元计算成果与分析 | 第49-58页 |
6. 1. 1 工况C1-Ⅰ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49-50页 |
6. 1. 2 工况C1-Ⅱ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0-54页 |
6. 1. 3 工况C1-Ⅲ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4-57页 |
6. 1. 4 小结 | 第57-58页 |
6. 2 加固施工过程中(C2情况)温度场及温度应力仿真成果分析 | 第58-65页 |
6. 2. 1 工况C2-Ⅰ-1温度场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58-60页 |
6. 2. 2 工况C2-Ⅰ-1温度应力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60-62页 |
6. 2. 3 小结 | 第62-65页 |
6. 3 新浇筑混凝土的多因素敏感性仿真分析 | 第65-70页 |
6. 3. 1 浇筑间歇期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65-66页 |
6. 3. 2 浇筑宽度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66页 |
6. 3. 3 浇筑高度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66-67页 |
6. 3. 4 水泥水化热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67-68页 |
6. 3. 5 浇筑温度对温度场的影响 | 第68页 |
6. 3. 6 小结 | 第68-70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70-73页 |
7. 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0-71页 |
7. 2 工作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