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8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2.1 选题的目的 | 第11-12页 |
2.2 选题的意义 | 第12页 |
3 农村养老保障的基础理论 | 第12-15页 |
3.1 家庭养老理论 | 第12-13页 |
3.1.1 社会交换论 | 第12-13页 |
3.1.2 需要论 | 第13页 |
3.2 社会养老理论 | 第13-15页 |
3.2.1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社会保障 | 第13-14页 |
3.2.2 经济福利理论 | 第14页 |
3.2.3 社会有效的需求理论 | 第14页 |
3.2.4 《贝弗里奇报告》的社会保障说 | 第14-15页 |
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25页 |
4.1 国外关于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的综述 | 第15-19页 |
4.2 国内关于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综述 | 第19-24页 |
4.2.1 关于我国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历程综述 | 第19-21页 |
4.2.2 关于国内典型的农村养老保障模式的综述 | 第21-22页 |
4.2.3 瑞安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基本状况 | 第22-24页 |
4.2.3.1 “新农保”制度的全面实施 | 第22页 |
4.2.3.2 “新农合”制度的实施 | 第22-24页 |
4.3 国外和国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启示与经验 | 第24-25页 |
5 研究内容和数据来源 | 第25页 |
5.1 研究内容 | 第25页 |
5.2 数据来源 | 第25页 |
6 研究方法 | 第25-28页 |
第二章 瑞安市马屿镇江浦社区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 第28-58页 |
1 江浦社区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1.1 人口分布情况 | 第28页 |
1.2 公共服务体系 | 第28-29页 |
1.3 江浦社区的经济情况 | 第29页 |
2 问卷调查 | 第29-30页 |
3 江浦社区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现状分析 | 第30-58页 |
3.1 江浦社区农村的老年人具体的经济情况 | 第30-39页 |
3.1.1 江浦社区农村老年人收入状况 | 第30-32页 |
3.1.2 江浦社区农村老年人的消费支出情况 | 第32-34页 |
3.1.3 江浦社区经济供养与养老满意度的评价 | 第34-35页 |
3.1.4 江浦社区农村养老保障在经济供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5-39页 |
3.2 江浦社区农村老年人的居住情况 | 第39-43页 |
3.2.1 江浦社区农村老年人的居住状况 | 第39页 |
3.2.2 与配偶独立居住是江浦社区农村老年人的主要选择 | 第39页 |
3.2.3 “候鸟式”和“分而不离”的居住为一种新的居住方式 | 第39-40页 |
3.2.4 江浦社区老年人对居住情况和养老满意度的评价 | 第40页 |
3.2.5 江浦社区农村养老保障在居住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0-43页 |
3.3 江浦社区老年人医疗保障、生活照料状况 | 第43-51页 |
3.3.1 江浦社区农村的老年人身体健康情况 | 第43-44页 |
3.3.2 江浦社区农村老年人的就医状况 | 第44-45页 |
3.3.3 江浦社区的农村医疗服务及医疗费用的支出 | 第45-46页 |
3.3.4 江浦社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情况 | 第46-49页 |
3.3.5 江浦社区农村养老保障在医疗保障、生活照料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49-51页 |
3.4 江浦社区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 第51-56页 |
3.4.1 江浦社区农村老人的精神状况 | 第51-52页 |
3.4.2 江浦社区农村老人的日常沟通与倾诉的对象 | 第52-53页 |
3.4.3 江浦社区农村老人日常娱乐活动 | 第53页 |
3.4.4 江浦社区老年人精神慰藉和养老满意度的评价 | 第53-54页 |
3.4.5 江浦社区农村养老在精神状况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4-5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三章 农村养老保障的对策 | 第58-66页 |
1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为养老提供经济保障 | 第58-59页 |
2 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减少空巢问题 | 第59-60页 |
2.1 加快实施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 | 第59页 |
2.2. 引导农民创新创业,扩大就业渠道 | 第59-60页 |
3 倡导“孝”文化回归,重塑家庭养老 | 第60-61页 |
3.1 打造敬老养老的美好社会环境 | 第61页 |
3.2 发挥家庭教育中过言传身教的孝文化教育 | 第61页 |
3.3 重视学校教育中的孝文化教育 | 第61页 |
4 进一步加快农村养老保障步伐 | 第61-63页 |
4.1 健全农村社区养老保障功能 | 第62页 |
4.2 快速构建养老机构 | 第62-63页 |
5 定期开展有益于老人身心健康的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 第63页 |
6 转换养老意识 | 第63-64页 |
6.1 培养自我养老防老的意识 | 第63页 |
6.2 加强法律学习,保障老人权益 | 第63-64页 |
7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第64-66页 |
7.1 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第64页 |
7.2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 | 第64-65页 |
7.3 落实完善最低的农村老人生活保障制度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附录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