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缩略语 | 第10-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1 花柱自交(不)亲和决定因子:S-RNase | 第12-15页 |
1.1 S-RNase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 第13页 |
1.2 花柱S-RNase基因的内含子 | 第13-14页 |
1.3 S-RNase基因的进化学说 | 第14-15页 |
2 梨自交不亲和S基因型的鉴定方法 | 第15-18页 |
2.1 田间授粉试验 | 第15-16页 |
2.2 授粉花柱离体培养法 | 第16页 |
2.3 花柱S糖蛋白电泳分析法 | 第16页 |
2.4 RT-PCR方法克隆花柱cDNA | 第16页 |
2.5 S基因特异PCR技术 | 第16-18页 |
3 梨雌蕊S-RNase等位基因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4 基于梨雌蕊S-RNase的品种S基因型的鉴定 | 第21-22页 |
4.1 梨S基因型鉴定研究进展 | 第21页 |
4.2 梨S基因型鉴定中存在问题与展望 | 第21-22页 |
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2-26页 |
第二章 20个梨品种S基因型鉴定 | 第26-3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3页 |
1.1 材料 | 第27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27-33页 |
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3-36页 |
2.1 20个梨品种S基因型的特异扩增 | 第33-34页 |
2.2 聚丙烯酰胺电泳条带分离情况 | 第34页 |
2.3 梨品种S基因型的鉴定 | 第34-36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6-38页 |
第三章 18个甘肃地方梨品种S基因型的鉴定及新S-RNase基因的克隆 | 第38-4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8-40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38-39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39-40页 |
2 结果分析 | 第40-43页 |
2.1 18个梨品种S基因型的特异扩增 | 第40-41页 |
2.2 梨品种S基因型的鉴定 | 第41-42页 |
2.3 甘谷黑梨中新S-RNase基因的鉴定 | 第42-43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鉴定结果有争议品种的自交不亲和S基因型的确定 | 第44-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7页 |
1.1 材料 | 第45-46页 |
1.2 试验方法 | 第46-47页 |
1.2.1 基因组DNA提取 | 第46-47页 |
2 结果分析 | 第47-52页 |
2.1 存有争议梨品种S基因型的特异扩增 | 第47-48页 |
2.2 存有争议梨品种S基因型的确定 | 第48-49页 |
2.3 存有争议S基因的比较与分析 | 第49-52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52-56页 |
全文结论 | 第56-57页 |
创新点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8页 |
致谢 | 第68-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