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9页 |
1.1 关节软骨修复相关的结构与细胞 | 第11-17页 |
1.1.1 关节软骨 | 第11-13页 |
1.1.2 软骨下骨 | 第13-14页 |
1.1.3 软骨细胞 | 第14-15页 |
1.1.4 间充质干细胞 | 第15-17页 |
1.2 软骨损伤的分类与治疗 | 第17-18页 |
1.2.1 软骨损伤的分类 | 第17-18页 |
1.2.2 软骨损伤的治疗 | 第18页 |
1.3 关节软骨形成和再生相关的生长因子 | 第18-26页 |
1.3.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第19-20页 |
1.3.2 骨形态发生蛋白 | 第20-22页 |
1.3.3 转化生长因子β | 第22-23页 |
1.3.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第23-24页 |
1.3.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第24-26页 |
1.4 课题的提出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39页 |
第二章 FGF2在浅层软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 第39-58页 |
2.1 前言 | 第39-40页 |
2.2 试剂与仪器 | 第40-41页 |
2.2.1 试剂 | 第40页 |
2.2.2 仪器和设备 | 第40-41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41-49页 |
2.3.1 负载FGF2的胶原膜的制备 | 第41页 |
2.3.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41页 |
2.3.3 手术过程及取材 | 第41-42页 |
2.3.4 组织切片染色 | 第42页 |
2.3.5 组织学评分 | 第42-44页 |
2.3.6 软骨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 第44-45页 |
2.3.7 软骨细胞基因表达的检测 | 第45-49页 |
2.4 结果 | 第49-54页 |
2.4.1 组织样本的观察及评价 | 第49-50页 |
2.4.2 软骨细胞的增殖与形态 | 第50-51页 |
2.4.3 软骨细胞mRNA表达的变化 | 第51-54页 |
2.5 讨论 | 第5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第三章 FGF2在全层软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 第58-84页 |
3.1 前言 | 第58-59页 |
3.2 试剂与仪器 | 第59-60页 |
3.2.1 试剂 | 第59-60页 |
3.2.2 仪器和设备 | 第60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60-66页 |
3.3.1 负载FGF2的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60页 |
3.3.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60-61页 |
3.3.3 手术过程及取材 | 第61页 |
3.3.4 BMSCs的分离与培养 | 第61页 |
3.3.5 BMSCs增殖、形态及分化的检测 | 第61-62页 |
3.3.6 组织样本及BMSCs基因表达的检测 | 第62-66页 |
3.4 结果 | 第66-77页 |
3.4.1 软骨层中mRNA的表达 | 第66-68页 |
3.4.2 软骨下骨板中mRNA的表达 | 第68-70页 |
3.4.3 关节下松质骨中mRNA的表达 | 第70-72页 |
3.4.4 BMSCs增殖、形态与分化的检测 | 第72-75页 |
3.4.5 BMSCs中mRNA的表达 | 第75-77页 |
3.5 讨论 | 第77-80页 |
3.5.1 FGF2对软骨层的作用 | 第77页 |
3.5.2 FGF2对软骨下骨的作用 | 第77-78页 |
3.5.3 FGF2对BMSCs的影响 | 第78-79页 |
3.5.4 FGF2在软骨损伤修复中的机制 | 第79-8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第四章 BMP3在关节软骨修复中的作用 | 第84-104页 |
4.1 前言 | 第84-85页 |
4.2 试剂与仪器 | 第85-86页 |
4.2.1 试剂 | 第85-86页 |
4.2.2 仪器和设备 | 第86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86-93页 |
4.3.1 负载BMP3的胶原膜及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86-87页 |
4.3.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87页 |
4.3.3 手术过程及取材 | 第87-88页 |
4.3.4 组织切片染色 | 第88页 |
4.3.5 组织学评分 | 第88-90页 |
4.3.6 软骨细胞与BMSCs的提取与培养 | 第90页 |
4.3.7 软骨细胞与BMSCs的增殖及分化检测 | 第90-91页 |
4.3.8 软骨细胞与BMSCs基因表达的检测 | 第91-93页 |
4.4 结果 | 第93-100页 |
4.4.1 BMP3对浅层软骨损伤修复的作用 | 第93-94页 |
4.4.2 BMP3对全层软骨损伤修复的作用 | 第94-96页 |
4.4.3 BMP3对离体软骨细胞的作用 | 第96-98页 |
4.4.4 BMP3对离体BMSCs的作用 | 第98-100页 |
4.5 讨论 | 第100-101页 |
4.5.1 BMP3在浅层软骨损伤修复中的机制 | 第100页 |
4.5.2 BMP3在全层软骨损伤修复中的机制 | 第100-10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4页 |
第五章 IGFI在关节软骨修复中的作用 | 第104-121页 |
5.1 前言 | 第104-105页 |
5.2 试剂与仪器 | 第105-106页 |
5.2.1 试剂 | 第105页 |
5.2.2 仪器和设备 | 第105-106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106-110页 |
5.3.1 负载IGF1的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106页 |
5.3.2 实验动物及分组 | 第106页 |
5.3.3 手术过程及取材 | 第106-107页 |
5.3.4 组织切片染色 | 第107页 |
5.3.5 组织学评分 | 第107-110页 |
5.3.6 组织样本基因表达的检测 | 第110页 |
5.4 实验结果 | 第110-116页 |
5.4.1 组织样本的大体观察 | 第110-111页 |
5.4.2 术后1周IGF1对缺损周边软骨的保护作用 | 第111-112页 |
5.4.3 IGF1对缺损周边软骨层及软骨下骨中mRNA表达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5.4.4 IGF1有利于新生组织的整合 | 第113-114页 |
5.4.5 IGF1促进早期的软骨分化 | 第114-115页 |
5.4.6 IGF1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 | 第115-116页 |
5.5 讨论 | 第116-117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1页 |
全文总结 | 第121-122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122-123页 |
致谢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