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31页 |
1.1 NAC转录因子的结构特征 | 第16-17页 |
1.2 NAC转录因子分类 | 第17-18页 |
1.3 NAC转录因子的亚细胞定位 | 第18-19页 |
1.4 NAC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 第19-28页 |
1.4.1 NAC转录因子在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第19页 |
1.4.2 NAC转录因子在非生物逆境胁迫中的作用 | 第19-21页 |
1.4.3 NAC转录因子在植物抗病反应中的作用 | 第21-28页 |
1.5 NAC转录因子的调控机制 | 第28页 |
1.5.1 NAC转录因子在转录水平的调控 | 第28页 |
1.5.2 NAC转录因子在蛋白水平的调控 | 第28页 |
1.6 展望 | 第28-29页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9-30页 |
1.8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第二章 材料方法 | 第31-42页 |
2.1 水稻材料 | 第31页 |
2.2 水稻遗传转化 | 第31-34页 |
2.2.1 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 | 第31页 |
2.2.2 水稻愈伤组织的侵染 | 第31-32页 |
2.2.3 愈伤组织的筛选 | 第32页 |
2.2.4 抗性愈伤的预分化及再分化 | 第32页 |
2.2.5 生根培养及炼苗 | 第32页 |
2.2.6 纯合品系的筛选 | 第32-34页 |
2.3 激素处理 | 第34页 |
2.4 水稻生物逆境处理 | 第34-35页 |
2.4.1 水稻接种稻瘟菌处理 | 第34-35页 |
2.4.2 水稻接种白叶枯菌处理 | 第35页 |
2.5 水稻非生物逆境处理 | 第35-36页 |
2.5.1 转基因幼苗耐干旱测定 | 第35页 |
2.5.2 转基因幼苗抗寒性测定 | 第35-36页 |
2.6 水稻非生物逆境中相关生理指标的测定 | 第36-38页 |
2.6.1 水稻叶片组织脯氨酸含量测定 | 第36页 |
2.6.2 水稻叶片组织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第36页 |
2.6.3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第36页 |
2.6.4 植物叶片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第36-37页 |
2.6.5 水稻叶片失水率测定 | 第37页 |
2.6.6 水稻叶片活性氧的检测 | 第37页 |
2.6.7 水稻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37页 |
2.6.8 水稻H202含量测定 | 第37页 |
2.6.9 水稻SOD活力测定 | 第37-38页 |
2.6.10 水稻CAT活性测定 | 第38页 |
2.7 水稻总RNA的提取 | 第38-39页 |
2.8 cDNA的合成 | 第39页 |
2.9 水稻基因的克隆 | 第39-40页 |
2.10 实时定量PCR | 第40页 |
2.11 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40页 |
2.12 转录活性分析 | 第40-41页 |
2.13 酵母双杂交 | 第41页 |
2.14 植物激素测定 | 第41-42页 |
第三章 水稻ONAC131功能分析 | 第42-60页 |
3.1 结果分析 | 第42-56页 |
3.1.1 ONAC131在各种逆境处理之后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42-44页 |
3.1.2 ONAC131组织特异性表达及其启动子分析 | 第44-45页 |
3.1.3 ONAC131转录活性区域的鉴定 | 第45-46页 |
3.1.4 ONAC131同源或异源二聚体形成鉴定 | 第46-47页 |
3.1.5 ONAC131在嵌合抑制子中表达水平的检测 | 第47-48页 |
3.1.6 嵌合抑制ONAC131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48-49页 |
3.1.7 ONAC131嵌合抑制子对白叶枯病菌抗性研究 | 第49-51页 |
3.1.7.1 ONAC131嵌合抑制子增强对白叶枯病菌的抗病性 | 第49-51页 |
3.1.7.2 ONAC131嵌合抑制子接种白叶枯病菌前后抗病相关基因表达量检测 | 第51页 |
3.1.8 ONAC131嵌合抑制子增强对盐害的敏感性 | 第51-53页 |
3.1.9 ONAC131嵌合抑制子增强对干旱的敏感性 | 第53-54页 |
3.1.10 ONAC131嵌合抑制子冷害胁迫的抗性测定 | 第54-56页 |
3.1.10.1 ONAC131嵌合抑制子增强对冷害胁迫的敏感性 | 第54-56页 |
3.1.10.2 ONAC131嵌合抑制子冷害处理前后冷害相关基因表达量检测 | 第56页 |
3.2 讨论 | 第56-60页 |
3.2.1 ONAC131启动子为组织特异性启动子 | 第57页 |
3.2.2 ONAC131嵌合抑制子增强对白叶枯病菌抗性,降低了对盐害、干旱及冷害的耐受力 | 第57-60页 |
第四章 水稻MNAC1功能分析 | 第60-80页 |
4.1 结果分析 | 第60-78页 |
4.1.1 受稻瘟菌诱导NAC基因的鉴定 | 第60-62页 |
4.1.2 MNACs在激素处理之后表达模式分析 | 第62-63页 |
4.1.3 MNAC1序列同源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63-67页 |
4.1.4 MNACs转录活性分析 | 第67-69页 |
4.1.5 MNACs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69-71页 |
4.1.6 MNAC1过量表达转基因株系的获得 | 第71-72页 |
4.1.7 MNAC1对水稻抗稻瘟菌和白叶枯菌抗性的研究 | 第72-77页 |
4.1.7.1 过量表达MNAC1降低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 | 第72-74页 |
4.1.7.2 过量表达MNAC1不影响水稻对白叶枯菌的抗性 | 第74-75页 |
4.1.7.3 MNAC1过表达株系在接种稻瘟病菌前后抗病相关基因表达量检测 | 第75-77页 |
4.1.8 MNAC1过表达株系在接种稻瘟菌前后水杨酸和茉莉酸含量的变化 | 第77-78页 |
4.2 讨论 | 第78-80页 |
第五章 水稻ONAC095功能分析 | 第80-102页 |
5.1 结果分析 | 第80-99页 |
5.1.1 ONAC095序列和进化树分析 | 第80-82页 |
5.1.2 ONAC095表达模式分析 | 第82-84页 |
5.1.2.1 ONAC095在逆境胁迫下及ABA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82-83页 |
5.1.2.2 ONAC095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 | 第83-84页 |
5.1.3 ONAC095转录活性分析 | 第84-87页 |
5.1.4 ONAC095亚细胞定位分析 | 第87-88页 |
5.1.5 ONAC095转基因水稻基因表达量检测 | 第88-89页 |
5.1.6 ONAC095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89页 |
5.1.7 ONAC095转基因株系在干旱胁迫中的表型鉴定 | 第89-92页 |
5.1.7.1 ONAC095嵌合抑制子增强对干旱胁迫的抗性 | 第89-91页 |
5.1.7.2 ONAC095嵌合抑制子在干旱胁迫下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 第91页 |
5.1.7.3 ONAC095嵌合抑制子抗旱相关基因在干旱处理前后表达量的变化 | 第91-92页 |
5.1.8 ONAC095转基因株系在冷害胁迫中的表型鉴定 | 第92-97页 |
5.1.8.1 ONAC095嵌合抑制子降低了对冷害胁迫的抗性 | 第92页 |
5.1.8.2 ONAC095嵌合抑制子冷害处理后电导率、MDA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92-93页 |
5.1.8.3 ONAC095嵌合抑制子在冷害处理前后冷害相关基因表达量检测 | 第93-94页 |
5.1.8.4 ONAC095嵌合抑制子冷害处理后叶片组织活性氧检测 | 第94-96页 |
5.1.8.5 ONAC095嵌合抑制子冷害处理前后NADPH氧化酶基因表达量检测 | 第96-97页 |
5.1.9 ONAC095嵌合抑制子增强对ABA的敏感性 | 第97-98页 |
5.1.10 ONAC095嵌合抑制子内源ABA含量的测定及ABA合成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检测 | 第98-99页 |
5.2 讨论 | 第99-102页 |
第六章 全文小结 | 第102-104页 |
附件1 水稻Metacaspase家族表达模式,亚细胞定位及互作分析 | 第104-115页 |
附件2 水稻Glutamator受体家族基因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 | 第115-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45页 |
附录 | 第14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