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全断面掘进机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TBM概况 | 第12-14页 |
1.2.2 国内TBM发展概况 | 第14-15页 |
1.3 数字样机技术 | 第15-18页 |
1.3.1 数字样机的内涵 | 第15-16页 |
1.3.2 数字样机的技术特点 | 第16-17页 |
1.3.3 数字样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7-18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敞开式硬岩隧道掘进机数字化建模 | 第21-37页 |
2.1 Pro/ENGINEER的造型技术 | 第21-23页 |
2.2 数字化建模的方法 | 第23-24页 |
2.3 硬岩隧道掘进机零部件建模 | 第24-30页 |
2.3.1 TB803E掘进机的简介 | 第24-25页 |
2.3.2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建模 | 第25-30页 |
2.4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的整机装配 | 第30-35页 |
2.4.1 虚拟装配的基本理论 | 第30-31页 |
2.4.2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的虚拟装配 | 第31-33页 |
2.4.3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虚拟装配干涉检验 | 第33-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敞开式硬岩隧道掘进机的运动仿真 | 第37-45页 |
3.1 Pro/E Design Animation模块功能 | 第37-38页 |
3.2 Pro/E Design Animation的一般工作步骤 | 第38-40页 |
3.3 全断面硬岩掘进机的运动仿真 | 第40-44页 |
3.3.1 刀盘的运动仿真 | 第40-41页 |
3.3.2 撑靴的运动仿真 | 第41-42页 |
3.3.3 锚杆钻机的运动仿真 | 第42-43页 |
3.3.4 超前钻机的运动仿真 | 第43-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滚刀破岩机理及布置形式的研究 | 第45-69页 |
4.1 盘形滚刀的破岩机理 | 第45-48页 |
4.1.1 盘形滚刀简介 | 第45-46页 |
4.1.2 盘形滚刀破岩机理 | 第46-48页 |
4.2 盘形滚刀的破岩轨迹分析 | 第48-51页 |
4.3 盘形滚刀布置形式的分析 | 第51-65页 |
4.3.1 盘形滚刀的布置原则 | 第51页 |
4.3.2 盘形滚刀的受力分析及计算 | 第51-54页 |
4.3.3 TBM刀盘受力计算 | 第54-56页 |
4.3.4 TBM滚刀在刀盘上的布置形式及优化方法 | 第56-65页 |
4.4 撑靴的设置及压力的计算 | 第65-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5章 基于ANSYS Workbench敞开式硬岩隧道掘进机刀盘的有限元分析 | 第69-83页 |
5.1 有限单元法与ANSYS Workbench的简介 | 第69-72页 |
5.1.1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理论 | 第69-70页 |
5.1.2 有限单元法的特点 | 第70页 |
5.1.3 ANSYS Workbench简介 | 第70-72页 |
5.2 刀盘的静力学结构分析 | 第72-77页 |
5.2.1 静力学分析简介 | 第72页 |
5.2.2 刀盘的静力学分析流程 | 第72-77页 |
5.3 刀盘的模态分析 | 第77-81页 |
5.3.1 模态分析概述 | 第77-78页 |
5.3.2 刀盘的模态分析 | 第78-81页 |
5.3.3 刀盘结构优化设计 | 第8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6.1 结论 | 第83页 |
6.2 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