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理论意义 | 第11-12页 |
2.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三)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代表栏目类 | 第13页 |
2.语言风格类 | 第13-14页 |
(四)创新之处 | 第14-17页 |
1.研究视角的创新 | 第14-15页 |
2.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15-17页 |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 | 第17-23页 |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语言风格分析 | 第17-19页 |
1.风格与语言风格概述 | 第17-18页 |
2.传统播音和主持人节目播音的风格差异对比 | 第18-19页 |
(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共性特征 | 第19-23页 |
1.传播性 | 第19页 |
2.审美性 | 第19-20页 |
3.互动性 | 第20-21页 |
4.创新性 | 第21-23页 |
二、撒贝宁主持语言风格多样化的呈现 | 第23-41页 |
(一)冷静严谨、理性深刻——以《今日说法》为例 | 第23-28页 |
1.节目场景 | 第23-26页 |
2.有声语言 | 第26-27页 |
3.副语言 | 第27-28页 |
(二)青春活泼、新颖独特——以《开讲啦》为例 | 第28-32页 |
1.节目场景 | 第28-30页 |
2.有声语言 | 第30-31页 |
3.副语言 | 第31-32页 |
(三)妙语连珠、机智幽默——以《了不起的挑战》为例 | 第32-36页 |
1.节目场景 | 第32-34页 |
2.有声语言 | 第34-35页 |
3.副语言 | 第35-36页 |
(四)简洁明快、亲切随和——以《出彩中国人》为例 | 第36-41页 |
1.节目场景 | 第36-37页 |
2.有声语言 | 第37-38页 |
3.副语言 | 第38-41页 |
三、撒贝宁主持语言风格多样化的形成原因 | 第41-47页 |
(一)客观原因 | 第41-44页 |
1.泛娱乐时代的媒体环境 | 第41页 |
2.受众审美需求的变化 | 第41-43页 |
3.不同类型的节目定位 | 第43-44页 |
(二)主观原因 | 第44-47页 |
1.充实丰富的成长阅历 | 第44-45页 |
2.热情开朗的性格特征 | 第45-47页 |
四、对当今电视节目主持人和电视栏目的启示 | 第47-51页 |
(一)对主持人的启示 | 第47-48页 |
1.避免重“外在形貌”轻“内在修为” | 第47页 |
2.避免重“专业技巧”轻“人文转播” | 第47-48页 |
(二)对电视栏目的启示 | 第48-51页 |
1.注重专业化的节目定位 | 第48-49页 |
2.注重品牌化的节目创新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