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地方史志论文

明清白鹿洞书院志的修纂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8页
    一、选题目的暨意义第9-11页
        (一)选题目的第9-10页
        (二)选题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综述第11-16页
        (一)书院志的整理研究第12页
        (二)书院的研究第12-15页
        (三)方志学理论研究第15-16页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6-17页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7-18页
第一章 白鹿洞书院志的修纂概况第18-31页
    第一节 白鹿洞书院志的修纂背景第18-21页
        一、明朝中叶以来书院的全面发展第18-20页
        二、明清时期地方志的兴盛第20-21页
    第二节 白鹿洞书院志的修纂者暨官修性第21-25页
    第三节 白鹿洞书院志的门类第25-31页
        一、门类的设置第25-27页
        二、各门类的顺序第27-29页
        四、建筑门类设置失当第29-31页
第二章 白鹿洞书院志的序跋文暨《凡例》第31-37页
    第一节 白鹿洞书院志的序跋文第31-34页
        一、序跋文概况第31-33页
        二、序跋文商榷第33-34页
    第二节 白鹿洞书院志的《凡例》篇第34-37页
第三章 白鹿洞书院志的体例与体裁第37-54页
    第一节 白鹿洞书院志的篇目结构第37-41页
        一、纲目体为主第37-39页
        二、辅以纪传体第39-41页
        三、辅以学案体的构想第41页
    第二节 白鹿洞书院志分立三书第41-43页
        一、章学诚的“方志立三书”理论第41-43页
        二、白鹿洞书院志分立“三书”议第43页
    第三节 白鹿洞书院志的体裁第43-51页
        一、述第44-45页
        二、传第45-46页
        三、图第46-51页
    第四节 白鹿洞书院志的艺文志第51-54页
第四章 对白鹿洞书院志的评价第54-58页
    第一节 白鹿洞书院志的可读性第54-55页
        一、内容丰富第54-55页
        二、不断创新第55页
    第二节 白鹿洞书院志存在的不足第55-58页
        一、繁简失当第55-56页
        三、“前志列传”的缺失第56-58页
结语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录一:石鼓书院志凡例第64-66页
附录二: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民国时期岷江上游背茶包与区域社会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探矿权流转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