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施工技术论文--建筑物保养、检修、拆毁论文--建筑物的维修、改建、翻新论文

寒冷地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1-16页
        1.2.1 国外研究动态第11-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技术路线第17-18页
2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措施及热工评价分析第18-33页
    2.1 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规定第18-19页
        2.1.1 既有公共建筑特点第18页
        2.1.2 一般规定第18-19页
        2.1.3 改造重点第19页
    2.2 围护结构改造措施分析第19-27页
        2.2.1 外墙改造措施第19-22页
        2.2.2 屋顶改造措施第22-24页
        2.2.3 门窗改造措施第24-26页
        2.2.4 地面改造措施第26页
        2.2.5 其他措施第26-27页
    2.3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评价指标第27-32页
        2.3.1 围护结构的热工参数及规定第28-31页
        2.3.2 建筑耗热量指标计算及规定第31页
        2.3.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第31-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3 寒冷地区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调研分析第33-45页
    3.1 调研概况第33-37页
        3.1.1 气候特征第33页
        3.1.2 调研地区第33-35页
        3.1.3 调研数据第35-37页
    3.2 调研结果分析第37-40页
        3.2.1 围护结构分析第37-39页
        3.2.2 遮阳系统分析第39-40页
    3.3 异常部位处理分析第40-41页
        3.3.1 非采暖楼梯间部位处理第40页
        3.3.2 建筑入口处部位处理第40-41页
        3.3.3 遮阳系统的设置第41页
    3.4 存在问题分析第41-44页
        3.4.1 能耗问题分析第41-42页
        3.4.2 节能改造问题分析第42-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4 工程实例节能改造分析第45-61页
    4.1 工程实例节能改造第45-52页
        4.1.1 工程实例选取第45页
        4.1.2 改造措施第45-49页
        4.1.3 热工性能检测第49-51页
        4.1.4 建筑耗热量计算第51-52页
    4.2 优化节能改造方案第52-57页
        4.2.1 构造施工措施第52-53页
        4.2.2 外墙改造方案第53-55页
        4.2.3 屋面改造方案第55-56页
        4.2.4 门窗改造方案第56-57页
        4.2.5 其它部位方案第57页
    4.3 组合方案第57-59页
        4.3.1 优化措施第57-58页
        4.3.2 方案设计第58-59页
    4.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5 节能改造方案模拟对比第61-78页
    5.1 模型建立第61-62页
        5.1.1 软件选择第61页
        5.1.2 建筑模型第61-62页
    5.2 参数设定第62-67页
        5.2.1 天津市气象参数第62-63页
        5.2.2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第63-64页
        5.2.3 房间计算参数设定第64-67页
    5.3 模拟对比分析第67-74页
        5.3.1 自然室温第67-72页
        5.3.2 建筑负荷第72-73页
        5.3.3 误差分析第73-74页
    5.4 优选方案第74-76页
        5.4.1 节能率计算第74-75页
        5.4.2 方案经济性第75-76页
        5.4.3 对比分析第76页
    5.5 本章小结第76-78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8-80页
    6.1 结论第78-79页
    6.2 展望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4页
附录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冻融受荷岩石变形破坏分析
下一篇:EPC项目的BIM应用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