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美丽林相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1.3 相关概念 | 第10-11页 |
1.3.1 林相 | 第10页 |
1.3.2 风景 | 第10页 |
1.3.3 风景林 | 第10页 |
1.3.4 风景林景观 | 第10-11页 |
1.4 风景林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4.1 森林资源调查 | 第11页 |
1.4.2 风景林美学评价 | 第11-12页 |
1.4.3 风景林规划 | 第12页 |
1.5 中外风景林经营规划实践分析 | 第12-14页 |
1.5.1 国外 | 第12-13页 |
1.5.2 国内 | 第13-14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7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2 龙泉市基本情况与林相评价 | 第16-19页 |
2.1 研究地基本情况 | 第16-18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6页 |
2.1.2 地形地貌 | 第16页 |
2.1.3 气候条件 | 第16-17页 |
2.1.4 水文条件 | 第17页 |
2.1.5 土壤条件 | 第17页 |
2.1.6 森林资源 | 第17-18页 |
2.2 龙泉市林相现状与综合评价 | 第18-19页 |
2.2.1 林相现状 | 第18页 |
2.2.2 综合评价 | 第18-19页 |
3 龙泉市美丽林相总体规划 | 第19-25页 |
3.1 规划原则 | 第19页 |
3.2 树种选择 | 第19-22页 |
3.3 规划目标 | 第22-25页 |
3.3.1 总体布局 | 第22-23页 |
3.3.2 规划目标 | 第23-25页 |
4 龙泉市美丽林相建设内容与建设模式 | 第25-43页 |
4.1 “三带”森林景观提升工程 | 第25-28页 |
4.1.1 规划内容 | 第25-28页 |
4.1.2 建设方式 | 第28页 |
4.2 “五山”森林景观改建工程 | 第28-31页 |
4.2.1 规划内容 | 第28-30页 |
4.2.2 建设方式 | 第30-31页 |
4.3 “十大景观园”建设工程 | 第31-35页 |
4.3.1 规划内容 | 第31-34页 |
4.3.2 建设方式 | 第34-35页 |
4.4 美丽林相建设模式 | 第35-38页 |
4.4.1 彩色森林建设模式 | 第35-36页 |
4.4.2 珍贵树建设模式 | 第36-37页 |
4.4.3 大径材建设模式 | 第37-38页 |
4.5 景观工程改造方案 | 第38-43页 |
4.5.1 棋盘山春景林相提升 | 第38页 |
4.5.2 九菇山节点林相改造 | 第38-39页 |
4.5.3 凤凰山林相提升 | 第39-40页 |
4.5.4 安青山林相提升 | 第40页 |
4.5.5 大丘另针叶林改造 | 第40-41页 |
4.5.6 独田茶园景观提升 | 第41页 |
4.5.7 查田镇高速路口林相景观建设 | 第41-42页 |
4.5.8 里下畈林相建设 | 第42页 |
4.5.9 溪坪村林相景观提升 | 第42-43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3-46页 |
5.1 结论 | 第43-44页 |
5.2 讨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