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1.2.1 深入探讨绩效考核与社会评价的协同运作 | 第9-10页 |
1.2.2 探求更科学合理的政府绩效评估模式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2章 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 第16-24页 |
2.1 核心概念及辨析 | 第16-19页 |
2.1.1 绩效考核与社会评价 | 第16-17页 |
2.1.2 政府绩效评估 | 第17-18页 |
2.1.3 绩效考核与社会评价协同运作的政府绩效评估 | 第18-19页 |
2.2 基本理论 | 第19-24页 |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2.2.2 新公共服务与公共价值理论 | 第20-22页 |
2.2.3 第三方理论 | 第22-24页 |
第3章 我国绩效考核与社会评价协同运作式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 | 第24-31页 |
3.1 绩效考核与社会评价协同运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4-25页 |
3.2 我国绩效考核与社会评价协同运作式政府绩效评估的运行现状 | 第25-28页 |
3.2.1 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 | 第25-26页 |
3.2.2 公民满意度测评 | 第26页 |
3.2.3 第三方机构评估 | 第26-28页 |
3.3 我国绩效考核与社会评价协同运作式政府绩效评估实施的现实困境 | 第28-31页 |
3.3.1 政府的绩效评估价值观扭曲 | 第28-29页 |
3.3.2 政府主导下社会参与缺乏保障 | 第29-31页 |
第4章 杭州市绩效考核与社会评价协同运作式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 | 第31-43页 |
4.1 杭州市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路径 | 第31-32页 |
4.2 杭州市政府绩效评估中绩效考核与社会评价协同运作的具体做法 | 第32-39页 |
4.2.1 绩效考核的方式和内容 | 第32-34页 |
4.2.2 社会评价的方式和内容 | 第34-38页 |
4.2.3 绩效考核与社会评价协同运作的制度机制 | 第38-39页 |
4.3 杭州市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 第39-43页 |
4.3.1 绩效考核指标的科学性不足 | 第39-40页 |
4.3.2 对绩效考核监督者缺乏有效监管 | 第40页 |
4.3.3 评价主体的参与能力、动机存在缺陷 | 第40-41页 |
4.3.4 评价结果遭遇“内部消化” | 第41-43页 |
第5章 优化绩效考核与社会评价协同运作式政府绩效评估的对策 | 第43-48页 |
5.1 培育政府绩效管理文化 | 第43-45页 |
5.1.1 转变政府“官本位”意识 | 第43-44页 |
5.1.2 提升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和能力 | 第44-45页 |
5.2 改进绩效评估技术 | 第45页 |
5.2.1 提高信息对称性 | 第45页 |
5.2.2 加强评价有效性 | 第45页 |
5.3 构建绩效评估制度性保障 | 第45-48页 |
5.3.1 建立绩效考核体系长效机制 | 第46页 |
5.3.2 构建社会评价主体保障机制和责任机制 | 第46-47页 |
5.3.3 完善考核与评价结果公开机制 | 第47-4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