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地学论文--环境地球化学论文

八门湾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有效态及赋存形态特征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4页
    1.1 研究现状第11-13页
        1.1.1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征研究第11-12页
        1.1.2 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元素赋存形态第12-13页
    1.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第13-14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第14-16页
    2.1 地理位置第14页
    2.2 自然条件第14页
    2.3 植被种类第14-16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16-20页
    3.1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第16页
    3.2 试验方法和步骤第16-17页
    3.3 重金属有效态与赋存形态提取与测试第17-20页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第20-46页
    4.1 八门湾湿地沉积物的五种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分析第20-25页
        4.1.1 八门湾湿地五种重金属含量特征第20-21页
        4.1.2 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中各种金属含量及水平分布特征第21-23页
        4.1.3 重金属在湿地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特征第23-25页
        4.1.4 小结第25页
    4.2 八门湾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有效态分布特征第25-31页
        4.2.1 沉积物重金属全量和有效态含量第25-26页
        4.2.2 八门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有效态的水平分布特征第26-28页
        4.2.3 八门湾沉积物重金属有效态垂直分布特征第28-30页
        4.2.4 重金属元素有效态含量与全量、PH值、有机碳和细微颗粒物的相关性第30-31页
        4.2.5 结论第31页
    4.3 八门湾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元素赋存形态特征分析第31-43页
        4.3.1 八门湾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元素赋存形态及水平分布特征第31-40页
        4.3.2 五种重金属元素赋存形态在湿地沉积物中的垂向变化特征第40-43页
        4.3.3 重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分析第43页
    4.4 本章小结第43-46页
第五章 结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居民的地方感与环境友好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以海口市为例
下一篇:琼北火山口地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与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