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城市经济论文

城市居民的地方感与环境友好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以海口市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研究内容第11页
    1.4 论文框架第11-12页
    1.5 技术路线第12-14页
第二章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第14-24页
    2.1 相关概念第14-16页
        2.1.1 地方第14页
        2.1.2 地方性第14-15页
        2.1.3 地方感第15页
        2.1.4 环境行为与环境友好行为第15页
        2.1.5 行为意向第15-16页
    2.2 影响地方感形成的因素第16-18页
        2.2.1 社会人口特征第16页
        2.2.2 地方特性第16页
        2.2.3 物理环境因素第16页
        2.2.4 社会环境因素第16-18页
    2.3 地方感的构成第18-19页
        2.3.1 地方依恋第18-19页
        2.3.2 地方认同第19页
        2.3.3 地方依赖第19页
        2.3.4 社会关系第19页
    2.4 地方感与环境友好行为之间的关系第19-24页
        2.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9-21页
        2.4.2 国内研究现状第21-24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24-36页
    3.1 研究假设第24-31页
        3.1.1 假设模型第24-25页
        3.1.2 研究变量及其预处理第25-31页
        3.1.3 理论假设第31页
    3.2 问卷设计第31-34页
        3.2.1 地方感第31-32页
        3.2.2 环境友好行为意向第32页
        3.2.3 环境行动知识第32-33页
        3.2.4 环境态度第33页
        3.2.5 环境敏度感、反应效能感与后果意识第33-34页
    3.3 抽样方法第34页
    3.4 数据处理第34-35页
    3.5 数据分析方法第35-36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36-56页
    4.1 调查样本概况第36-37页
    4.2 居民的地方感及其影响因素第37-41页
        4.2.1 居民的地方感第37-38页
        4.2.2 基于地方感的城市居民分类及其特征第38-41页
        4.2.3 小结第41页
    4.3 居民的环境友好行为意向分析第41-43页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第41-43页
        4.3.2 小结第43页
    4.4 环境心理因子第43-46页
        4.4.1 环境知识第43-44页
        4.4.2 环境态度第44页
        4.4.3 环境敏度感第44-45页
        4.4.4 反应效能感第45-46页
        4.4.5 后果意识第46页
        4.4.6 小结第46页
    4.5 地方感强度不同的城市居民在环境友好行为上的差异第46-48页
        4.5.1 在环境友好行为上的差异第46-48页
        4.5.2 小结第48页
    4.6 层级回归分析:环境友好行为意向产生假设模型检验第48-56页
        4.6.1 模型设定第48-50页
        4.6.2 情境变量对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第50页
        4.6.3 基础变量对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第50-51页
        4.6.4 强化变量对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第51页
        4.6.5 强化变量的调节作用第51-52页
        4.6.6 假设验证第52-53页
        4.6.7 模型修正第53-54页
        4.6.8 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研究结论、讨论与建议第56-60页
    5.1 结论与讨论第56-58页
    5.2 对策与建议第58-59页
    5.3 进一步研究建议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8页
附录第68-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2-74页
致谢第74-75页
附件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乐东三平萤石矿废弃地土壤氟化学形态与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下一篇:八门湾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有效态及赋存形态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