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3页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第14-24页 |
2.1 旅游扶贫效应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页 |
2.1.2 经济效应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2.1.3 社会文化效应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2.1.4 环境效应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2.2 政治信任解释路径的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2.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8页 |
2.2.2 制度主义的解释路径 | 第18-19页 |
2.2.3 文化主义的解释路径 | 第19-20页 |
2.3 结论与分析 | 第20-21页 |
2.4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4.1 收入分配理论 | 第21-22页 |
2.4.2 社区参与旅游 | 第22页 |
2.4.3 旅游乘数理论 | 第22-23页 |
2.4.4 社会交换理论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案例地现状分析 | 第24-30页 |
3.1 石林景区概况介绍 | 第24-25页 |
3.2 案例地旅游扶贫工作现状 | 第25-30页 |
3.2.1 石林县旅游扶贫现状分析 | 第25页 |
3.2.2 彝族第一村(五棵树村)旅游扶贫现状分析 | 第25-27页 |
3.2.3 糯黑村旅游扶贫现状分析 | 第27-30页 |
第四章 研究假设及问卷设计 | 第30-38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30页 |
4.2 问卷设计 | 第30-34页 |
4.2.1 旅游扶贫效应测量量表 | 第31-32页 |
4.2.2 政治信任水平测量量表 | 第32-34页 |
4.3 调查实施过程 | 第34页 |
4.4 样本分布情况 | 第34-38页 |
第五章 旅游扶贫效应对政治信任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8-50页 |
5.1 数据可靠性分析 | 第38-39页 |
5.2 效度分析 | 第39-42页 |
5.2.1 政治信任 | 第40-41页 |
5.2.2 旅游扶贫效应 | 第41-42页 |
5.3 多元线性回归 | 第42-45页 |
5.4 结果分析 | 第45-50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50-5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0页 |
6.2 对策及建议 | 第50-54页 |
6.2.1 旅游扶贫资源的分配应坚持效益与公平相结合的原则 | 第51页 |
6.2.2 发挥政府的融资导向作用 | 第51页 |
6.2.3 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村民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51-52页 |
6.2.4 坚持以促进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重点的原则 | 第52页 |
6.2.5 坚持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 第52页 |
6.2.6 实施精准扶贫策略 | 第52-53页 |
6.2.7 贯彻实施“旅游+”战略,发挥旅游行业带动作用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附录A 问卷 | 第61-62页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2-63页 |
附录C 研究生期间参加导师课题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