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CO_2的危害及排放现状 | 第10-12页 |
1.1.1 CO_2对环境的危害 | 第10-11页 |
1.1.2 CO_2的排放现状 | 第11页 |
1.1.3 燃气电厂CO_2捕捉现状 | 第11-12页 |
1.2 燃气电站CO_2捕捉技术 | 第12-14页 |
1.2.1 化学吸收法 | 第12-13页 |
1.2.2 物理吸收法 | 第13页 |
1.2.3 干法分离CO_2 | 第13页 |
1.2.4 膜分离法 | 第13-14页 |
1.3 本文研究目的及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CO_2捕捉试验系统 | 第15-20页 |
2.1 系统出力 | 第15页 |
2.2 工艺系统 | 第15-17页 |
2.3 工艺选择 | 第17页 |
2.4 反应机理 | 第17-20页 |
2.4.1 CO_2与MEA反应机理 | 第17-18页 |
2.4.2 离子液体与CO_2的作用机理 | 第18-20页 |
第3章 CO_2捕捉系统研究及优化 | 第20-36页 |
3.1 研究项目简介 | 第20-21页 |
3.2 研究参数及目标 | 第21-24页 |
3.2.1 试验目标参数 | 第22-23页 |
3.2.2 CCS主要运行参数 | 第23-24页 |
3.3 影响因素分析(MEA) | 第24-27页 |
3.3.1 再生温度对吸收效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3.3.2 贫液循环流量对吸收效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3.3.3 进吸收塔烟气温度对吸收效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3.3.4 CO_2捕集系统优化性能指标 | 第27页 |
3.4 捕集系统水平衡分析 | 第27-31页 |
3.4.1 洗涤塔水平衡 | 第27-29页 |
3.4.2 吸收塔,再生塔和回收塔水平衡 | 第29-30页 |
3.4.3 捕集系统用水状况评价 | 第30页 |
3.4.4 CO_2捕集系统性能指标(离子液) | 第30-31页 |
3.5 试验结论及建议(MEA) | 第31-34页 |
3.5.1 试验结果 | 第31-32页 |
3.5.2 评价 | 第32-34页 |
3.6 二氧化碳CO_2捕捉系统优化方案 | 第34-36页 |
3.6.1 再沸器优化 | 第34-35页 |
3.6.2 洗涤塔排污水的回用 | 第35-36页 |
第4章 二氧化碳的封存研究 | 第36-46页 |
4.1 CHP电厂封存地点评估 | 第36-37页 |
4.1.1 在油田和气田中进行CO_2封存 | 第36页 |
4.1.2 深层盐水蓄水层进行CO_2封存 | 第36页 |
4.1.3 煤层中进行CO_2封存 | 第36-37页 |
4.2 CO_2封存地点选择标准 | 第37-38页 |
4.3 高井电厂附近油田、地下咸水层和煤矿的潜在存储地评估 | 第38-43页 |
4.3.1 离高井CHP电厂相对较近油田的考虑 | 第39-40页 |
4.3.2 高井CHP电厂咸水层的考虑 | 第40-42页 |
4.3.3 高井CHP电厂不可采煤层中的存储 | 第42-43页 |
4.4 小结 | 第43-4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5.1 本文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5.2 本文创新点 | 第47页 |
5.3 进一步工作及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