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深度学习的伪装人脸识别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专用术语注释表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人脸识别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伪装人脸识别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伪装人脸识别研究的主要难点第14-15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5-16页
    1.5 本文的组织与结构第16-18页
第二章 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第18-37页
    2.1 人脸识别的流程第18页
    2.2 人脸检测第18-23页
    2.3 人脸对齐第23-24页
    2.4 特征提取第24-35页
        2.4.1 损失函数第25-31页
        2.4.2 数据集第31-33页
        2.4.3 网络结构第33-35页
    2.5 特征比对第35-36页
    2.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基于迁移训练的伪装人脸识别第37-52页
    3.1 两阶段训练方案第37-40页
        3.1.1 整体框架第37-38页
        3.1.2 一般人脸识别训练第38页
        3.1.3 向伪装人脸识别的迁移训练第38-39页
        3.1.4 约束正样本对距离的必要性第39-40页
    3.2 DFW数据集的测试协议第40-42页
        3.2.1 测试协议第41页
        3.2.2 性能评价标准第41-42页
    3.3 实验第42-49页
        3.3.1 数据集第42-43页
        3.3.2 网络结构第43-44页
        3.3.3 训练细节第44-46页
        3.3.4 DFW测试结果评价第46-49页
    3.4 基于LFW数据集进行的测试第49-51页
        3.4.1 训练细节第49-50页
        3.4.2 训练结果第50-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基于分段间距损失函数的人脸识别第52-63页
    4.1 导出函数第52-54页
    4.2 对比分析第54-55页
    4.3 实验第55-62页
        4.3.1 数据集第56页
        4.3.2 网络设定第56-58页
        4.3.3 训练细节第58-59页
        4.3.4 LFW上的实验结果第59-60页
        4.3.5 DFW上的实验结果第60-62页
    4.4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五章 基于融合数据集的伪装人脸识别第63-70页
    5.1 LFW与 DFW的融合第63-66页
        5.1.1 配对策略第63-64页
        5.1.2 实验结果第64-66页
    5.2 CASIA-Web Face与 DFW的融合第66-69页
        5.2.1 配对策略第66-67页
        5.2.2 实验结果第67-69页
    5.3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6.1 总结第70页
    6.2 展望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7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77-78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鸡蛋暗斑的形成机理探索研究
下一篇:清代中期华北粮食市场整合研究(1776—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