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1.1 地下采场结构参数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1.1 矿岩性质、矿区地质构造对采场结构参数选取的影响 | 第13页 |
1.1.2 爆破对采场结构参数选取的影响 | 第13-16页 |
1.1.3 水对采场结构参数选取的影响 | 第16-17页 |
1.1.4 其它因素对采场结构参数选取的影响 | 第17页 |
1.2 地下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的研究方法 | 第17-21页 |
1.2.1 经验类比法 | 第18-19页 |
1.2.2 数值模拟法 | 第19-21页 |
1.2.3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简称GA) | 第21页 |
1.3 问题的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3.1 问题的提出 | 第21-23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页 |
1.4 研究方案 | 第23-27页 |
1.4.1 建立关于采场结构参数的数值模型 | 第23-24页 |
1.4.2 建立过渡期矿房结构参数的综合模糊评判模型 | 第24-27页 |
2 石人沟铁矿地质条件和岩体力学参数 | 第27-35页 |
2.1 石人沟铁矿地质概况和开采现状 | 第27-29页 |
2.1.1 石人沟铁矿工程地质条件 | 第27页 |
2.1.2 石人沟铁矿水文地质条件 | 第27-28页 |
2.1.3 矿山基本现状 | 第28-29页 |
2.2 采矿方法及构成要素 | 第29-31页 |
2.2.1 采矿方法的确定 | 第29-30页 |
2.2.2 采矿方法的矿块构成要素 | 第30-31页 |
2.3 岩体力学参数 | 第31-35页 |
2.3.1 岩石力学参数的确定 | 第31页 |
2.3.2 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 | 第31-33页 |
2.3.3 岩体长期强度的确定 | 第33-34页 |
2.3.4 水对岩体强度的弱化 | 第34-35页 |
3 确定矿房结构参数的数值模型和综合模糊评判模型的建立 | 第35-41页 |
3.1 ANSYS 数值模型建立 | 第35-37页 |
3.1.1 三维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35-37页 |
3.1.2 ANSYS 数值模拟的基本步骤 | 第37页 |
3.2 FLAC 数值模型的建立 | 第37-38页 |
3.2.1 计算模型建立 | 第37-38页 |
3.2.2 FLAC 数值模拟的基本步骤 | 第38页 |
3.3 关于矿山安全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模糊评价 | 第38-41页 |
4 矿区稳定性分析和采场结构参数的确定 | 第41-63页 |
4.1 稳定性评价标准 | 第41-42页 |
4.1.1 边坡稳定性评价标准 | 第41-42页 |
4.1.2 地下采场稳定性评价标准 | 第42页 |
4.2 采场结构参数的确定 | 第42-63页 |
4.2.1 Ⅰ区矿房结构参数的确定 | 第42-50页 |
4.2.2 Ⅱ区矿房结构参数的确定 | 第50-54页 |
4.2.3 Ⅲ区矿房结构参数的确定 | 第54-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录A 采场结构参数模拟结果 | 第68-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导师简介 | 第75-76页 |
作者简介 | 第76-7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