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玩具的设计与创新发展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4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2.1 动漫玩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秉承 | 第9-10页 |
1.2.2 动漫玩具自主品牌创立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3 动漫玩具对动漫产业的经济推动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玩具产业分析 | 第14-24页 |
2.1 玩具产业现状 | 第14页 |
2.2 国内动漫玩具市场分析 | 第14-16页 |
2.2.1 玩具产销与出口现状 | 第14页 |
2.2.2 国内玩具市场蕴含无限潜力 | 第14-15页 |
2.2.3 玩具企业争相借力动漫拓展国内市场 | 第15-16页 |
2.3 国外动漫衍生玩具成功案例分析 | 第16-21页 |
2.3.1 迪士尼家族兴起之路 | 第16-18页 |
2.3.2 变形金刚的成功演变史 | 第18-19页 |
2.3.3 机器猫的经典 | 第19-21页 |
2.4 新形势下玩具与动漫产业结合的模式 | 第21页 |
2.5 玩具与动漫产业结合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21-24页 |
2.5.1 切实结合,发挥优势作用 | 第21-22页 |
2.5.2 防患于未然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动漫玩具的发展潜力 | 第24-35页 |
3.1 动漫玩具的概念 | 第24页 |
3.2 动漫玩具的分类 | 第24-31页 |
3.2.1 木质动漫玩具 | 第24-25页 |
3.2.2 布绒动漫玩具 | 第25-26页 |
3.2.3 塑胶动漫玩具 | 第26-31页 |
3.3 动漫玩具的风格 | 第31-32页 |
3.3.1 美式动漫玩具 | 第31-32页 |
3.3.2 日式动漫玩具 | 第32页 |
3.4 动漫玩具所体现的特性 | 第32-33页 |
3.4.1 娱乐性 | 第32页 |
3.4.2 人性化体现 | 第32-33页 |
3.4.3 民族文化性 | 第33页 |
3.5 动漫玩具对动漫产业的经济价值作用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动漫玩具开发设计的要素 | 第35-45页 |
4.1 动漫角色玩具的造型设计要素 | 第35-37页 |
4.1.1 形态造型的夸张性 | 第35-36页 |
4.1.2 个性情感的艺术性 | 第36-37页 |
4.2 动漫玩具的色彩设计要素 | 第37-38页 |
4.2.1 色彩表象传达 | 第37页 |
4.2.2 色彩对于情感交流的影响 | 第37-38页 |
4.3 动漫玩具的服饰、道具要素 | 第38-39页 |
4.3.1 服装、道具所展示的装饰性和趣味性 | 第38页 |
4.3.2 服饰映衬出角色的内在性格 | 第38页 |
4.3.3 服饰表现出来的历史文化背景 | 第38-39页 |
4.4 动漫玩具的风格要素 | 第39-42页 |
4.4.1 写实风格动漫玩具 | 第39-42页 |
4.4.2 Q版卡通风格动漫玩具 | 第42页 |
4.5 动漫玩具的包装要素 | 第42-43页 |
4.6 动漫玩具受众要素 | 第43-45页 |
4.6.1 儿童受众群体 | 第43页 |
4.6.2 青少年受众群体 | 第43页 |
4.6.3 成年上班族 | 第43-44页 |
4.6.4 动漫发烧友 | 第44-45页 |
第五章 动漫玩具的创新设计与发展 | 第45-57页 |
5.1 文化内涵是动漫玩具设计的核心 | 第45-46页 |
5.1.1 提取优秀文化精髓,创新动漫玩具 | 第45-46页 |
5.1.2 从国外经典动漫中体味民族文化的内涵 | 第46页 |
5.2 打造自主品牌动漫玩具 | 第46-53页 |
5.2.1 汲取传统绘画艺术元素 | 第46-47页 |
5.2.2 对中国经典动漫形象进行创新设计 | 第47-51页 |
5.2.3 自主品牌动漫玩具的创新 | 第51-53页 |
5.2.4 走绿色环保的高端产业化模式 | 第53页 |
5.3 革新中国动漫玩具市场竞争策略 | 第53-57页 |
5.3.1 进一步完善动漫和玩具产业的模式 | 第54页 |
5.3.2 重视动漫玩具的知识产权保护 | 第54-55页 |
5.3.3 建立多样化的市场营销渠道 | 第55-5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7-58页 |
第七章 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