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基本框架及内容 | 第13页 |
1.5 劳动争议相关理论 | 第13-17页 |
第2章 国内外中小企业劳动争议的现状 | 第17-25页 |
2.1 国外中小企业现状及劳动争议处理经验 | 第17-21页 |
2.1.1 德国中小企业现状及劳动争议处理经验 | 第17-18页 |
2.1.2 英国中小企业现状及劳动争议处理经验 | 第18-19页 |
2.1.3 法国中小企业现状及劳动争议处理经验 | 第19-20页 |
2.1.4 日本中小企业现状及劳动争议处理经验 | 第20-21页 |
2.2 我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及产生劳动争议的原因 | 第21-25页 |
2.2.1 我国中小企业生存现状 | 第22页 |
2.2.2 我国中小企业劳动争议的多发类型 | 第22-23页 |
2.2.3 我国中小企业产生劳动争议的原因 | 第23-25页 |
第3章 沈阳市中小企业劳动争议现状分析 | 第25-32页 |
3.1 沈阳市中小企业劳动争议现状 | 第25-27页 |
3.2 当前沈阳市中小企业劳动争议仲裁的热点类型 | 第27-29页 |
3.2.1 因工资、加班而引起的劳动报酬争议问题 | 第27页 |
3.2.2 用人单位没有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而引起的争议问题 | 第27-28页 |
3.2.3 因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解除而引起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争议问题 | 第28页 |
3.2.4 确认劳动关系、索要工伤待遇引起的争议问题 | 第28页 |
3.2.5 因职工跳槽引起竞业限制违约金争议问题 | 第28-29页 |
3.3 导致沈阳市中小企业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加的几方面原因 | 第29-32页 |
3.3.1 劳动者法律意识增强 | 第29页 |
3.3.2 用人单位不依法办事 | 第29-30页 |
3.3.3 经济利益存在分歧 | 第30页 |
3.3.4 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 | 第30页 |
3.3.5 后金融危机的影响 | 第30-32页 |
第4章 沈阳市中小企业劳动争议典型案例解析 | 第32-37页 |
4.1 案例一:因企业未与劳动者签劳动合同劳动者获赔二倍工资 | 第32-33页 |
4.2 案例二:因规章制度制定流程违法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 第33-34页 |
4.3 案例三:因打扑克行为被解除劳动者未获赔偿金 | 第34-35页 |
4.4 案例四:双方均未按约定履行的竞业限制合同无效 | 第35-37页 |
第5章 解决沈阳市中小企业劳动争议的对策 | 第37-46页 |
5.1 加强中小企业的内部管理 | 第37-42页 |
5.1.1 强化劳动合同管理 | 第37-39页 |
5.1.2 健全规章制度制定 | 第39-41页 |
5.1.3 完善企业内部调解机制 | 第41页 |
5.1.4 改变人力资源的角色 | 第41-42页 |
5.2 完善政府和社会的管理职能 | 第42-46页 |
5.2.1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 第42页 |
5.2.2 深化中小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 | 第42-43页 |
5.2.3 发挥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 | 第43页 |
5.2.4 积极推行企业用工建议制度 | 第43-44页 |
5.2.5 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 第44页 |
5.2.6 加快仲裁监察机构的实体化建设 | 第44-4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