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人口老龄化及社会化养老的需求 | 第9-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1章 中国养老地产的现状和融资模式 | 第12-20页 |
1.1 养老地产的概念 | 第12页 |
1.2 中国养老地产的现状 | 第12-16页 |
1.2.1 养老地产的需求进入释放期 | 第12-14页 |
1.2.2 养老地产相关的政策尚不健全,正处于逐步完善中 | 第14页 |
1.2.3 现阶段,养老机构鱼龙混杂,专业服务差、设施不全 | 第14-15页 |
1.2.4 养老地产正成为传统地产商转型的切入点,但是,缺乏可行的盈利模式 | 第15-16页 |
1.3 中国养老地产现阶段的融资模式 | 第16-20页 |
1.3.1 传统的融资模式无法匹配养老地产的资金需求 | 第16-17页 |
1.3.2 保险资金启动养老地产的新融资模式 | 第17-20页 |
第2章 海外养老地产融资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20-23页 |
2.1 美国养老地产融资模式 | 第20页 |
2.2 美国房地产证券化的经验分析 | 第20-22页 |
2.3 美国养老地产融资模式对中国的借鉴 | 第22-23页 |
第3章 中国养老地产融资模式的构建以及证券化创新 | 第23-30页 |
3.1 中国养老地产融资模式的构建 | 第23-25页 |
3.1.1 养老地产的融资方式 | 第23-24页 |
3.1.2 未来养老地产的融资渠道 | 第24-25页 |
3.1.3 积极推动中国养老地产证券化的作用或必要性 | 第25页 |
3.2 养老地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 第25-27页 |
3.2.1 风险分散原理 | 第26页 |
3.2.2 信用增级原理及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6-27页 |
3.2.3 资产重组原理 | 第27页 |
3.3 中国实施养老地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及制约因素 | 第27-30页 |
3.3.1 初步具备实施房地产证券化的宏观和微观基础 | 第27-28页 |
3.3.2 政府开始推动房地产证券化相关的配套法律 | 第28页 |
3.3.3 我国当前实施房地产证券化的制约因素 | 第28-30页 |
第4章 中国养老地产证券化的产品设计 | 第30-35页 |
4.1 中国养老地产证券化的主要参与方 | 第30-31页 |
4.2 中国养老地产证券化的基本运作程序 | 第31-32页 |
4.3 案例分析——上海亲和源养老社区 | 第32-35页 |
4.3.1 上海亲和源盈利模式分析——会员销售,长、短期租赁并举 | 第32-33页 |
4.3.2 上海亲和源当前的融资模式:自筹与合作模式相衔接 | 第33-34页 |
4.3.3 上海亲和源养老社区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方案 | 第34-3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附件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