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3-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节能减排 | 第11-12页 |
| 1.1.1 国外节能减排经验 | 第11-12页 |
| 1.1.2 我国节能减排计划 | 第12页 |
| 1.2 工程技术减排 | 第12-16页 |
| 1.2.1 工程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 第12-13页 |
| 1.2.2 工程技术减排实施途径 | 第13-14页 |
| 1.2.3 工程技术减排内容 | 第14页 |
| 1.2.4 工程减排技术 | 第14-16页 |
| 1.3 工程技术减排贡献度 | 第16-19页 |
| 1.3.1 工程技术减排贡献度理论框架 | 第16-17页 |
| 1.3.2 工程技术减排贡献度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1.4 重点行业工程技术减排贡献度 | 第19-20页 |
| 1.4.1 重点工业行业划分归类 | 第19页 |
| 1.4.2 重点行业污染现状 | 第19-20页 |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21-27页 |
| 2.1 环境影响方程IPAT | 第21-22页 |
| 2.2 指数分解模型LMDI | 第22-24页 |
| 2.3 工程技术减排贡献度概念模型 | 第24-27页 |
| 第三章 全国工业污染物减排贡献度的定量研究 | 第27-37页 |
| 3.1 全国工业相关数据 | 第27页 |
| 3.2 科技进步对典型污染物的减排效应 | 第27-30页 |
| 3.3 工程技术对典型污染物的减排效应 | 第30-33页 |
| 3.3.1 工程技术在“十一五”期间的高贡献度 | 第32页 |
| 3.3.2 工程技术在2009年的低贡献度 | 第32-33页 |
| 3.3.3 清洁生产在2009年二氧化硫减排中的负效应 | 第33页 |
| 3.4 工程技术的影响因素 | 第33-37页 |
| 3.4.1 末端治理措施 | 第34页 |
| 3.4.2 资源循环利用 | 第34-35页 |
| 3.4.3 清洁生产措施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重点工业行业污染物减排贡献度的定量研究 | 第37-63页 |
| 4.1 重点工业行业污染物排放情况 | 第37-41页 |
| 4.1.1 重点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情况 | 第37-39页 |
| 4.1.2 重点行业二氧化硫排放情况 | 第39-41页 |
| 4.2 化工行业内污染物减排贡献度的定量研究 | 第41-46页 |
| 4.2.1 化工行业相关数据 | 第41-42页 |
| 4.2.2 化工行业内科技进步对典型污染物的减排效应 | 第42-44页 |
| 4.2.3 化工行业内工程技术对典型污染物的减排效应 | 第44-46页 |
| 4.3 电力行业内污染物减排贡献度的定量研究 | 第46-52页 |
| 4.3.1 电力行业相关数据 | 第47页 |
| 4.3.2 电力行业内科技进步对典型污染物的减排效应 | 第47-49页 |
| 4.3.3 电力行业内工程技术对典型污染物的减排效应 | 第49-52页 |
| 4.4 建材行业内污染物减排贡献度的定量研究 | 第52-57页 |
| 4.4.1 建材行业相关数据 | 第52-53页 |
| 4.4.2 建材行业内科技进步对典型污染物的减排效应 | 第53-56页 |
| 4.4.3 建材行业内工程技术对典型污染物的减排效应 | 第56-57页 |
| 4.5 钢铁行业内污染物减排贡献度的定量研究 | 第57-63页 |
| 4.5.1 钢铁行业相关数据 | 第57-58页 |
| 4.5.2 钢铁行业内科技进步对典型污染物的减排效应 | 第58-60页 |
| 4.5.3 钢铁行业内工程技术对典型污染物的减排效应 | 第60-63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9页 |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1页 |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71-73页 |
| 附件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