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保险引入必要性 | 第12-18页 |
第一节 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风险复杂多样 | 第12-15页 |
一、 企业融资的信用风险 | 第12-13页 |
二、 知识产权侵权风险 | 第13-14页 |
三、 知识产权估值风险 | 第14页 |
四、 知识产权的处置风险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风险分担模式有待完善 | 第15-18页 |
一、 南海模式 | 第15-16页 |
二、 北京模式 | 第16-17页 |
三、 上海浦东模式 | 第17页 |
四、 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保险介入的可行性分析 | 第18-24页 |
第一节 保险机制的引入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 | 第18-22页 |
一、 引入知识产权保险具备理论上的可行性 | 第19-20页 |
二、 引入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具备理论上的可行性 | 第20-22页 |
第二节 保险机制的引入符合市场的需求 | 第22-24页 |
一、 引入知识产权保险符合市场的需求 | 第22-23页 |
二、 引入企业贷款保证保险符合市场的需求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中保险险种的理论分析 | 第24-37页 |
第一节 企业贷款保证保险 | 第24-32页 |
一、 保证保险合同的概念 | 第24-25页 |
二、 保证保险合同的性质 | 第25-28页 |
三、 对我国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合同的法律关系的分析 | 第28-32页 |
第二节 知识产权保险 | 第32-37页 |
一、 知识产权保险概述 | 第32-33页 |
二、 对两类知识产权保险的比较分析 | 第33-34页 |
三、 知识产权保险主要内容——以美国知识产权保险为例 | 第34-37页 |
第四章 我国知识产权质押中保险机制引入的现状 | 第37-44页 |
第一节 国家政策鼓励引入保险助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 第37-38页 |
第二节 我国知识产权质押中保险机制引入的实践 | 第38-42页 |
一、 我国的知识产权保险产品及其试点 | 第39-40页 |
二、 我国知识产权贷款保证保险试点 | 第40-42页 |
第三节 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保险机制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4页 |
一、 保险品种相对单一,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 第42页 |
二、 保险险种和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结合方式有待完善 | 第42-43页 |
三、 知识产权贷款保证保险中质押物的质押方式存在问题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制度构建的若干建议 | 第44-51页 |
第一节 社会环境建设方面的建议 | 第44-47页 |
一、 完善立法,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保险的发展提供法律依据 | 第44-45页 |
二、 健全信用管理体系,优化知识产权质押保险发展的环境 | 第45-46页 |
三、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发展 | 第46-47页 |
第二节 制度设计方面的一些建议 | 第47-51页 |
一、 坚持多险种协同发展,多方位发挥保险的风险分散作用 | 第47-48页 |
二、 将知识产权保险纳入银行资信评估,完善保险结合机制 | 第48-49页 |
三、 完善保险合同内容,更合理的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