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D干涉仪的隐藏非局域性研究与可调双光子态制备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0-11页 |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 第11-27页 |
2.1 非局域性概念 | 第11-14页 |
2.2 量子测量 | 第14-16页 |
2.2.1 正交投影测量 | 第14-16页 |
2.2.2 POVM测量 | 第16页 |
2.3 局域滤波器 | 第16-18页 |
2.4 双光子局域态与局域隐变量模型 | 第18-21页 |
2.5 光学实验平台 | 第21-25页 |
2.6 参量下转换过程 | 第25-2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双光子局域态的制备 | 第27-44页 |
3.1 双光子高保真度纠缠源制备 | 第27-28页 |
3.2 参数可调的双光子局域态 | 第28-33页 |
3.2.1 任意参数的局域态制备方案 | 第29-31页 |
3.2.2 双光子局域态Tomography | 第31-33页 |
3.3 局域滤波器提取隐藏非局域性 | 第33-42页 |
3.3.1 局域滤波器理论模拟仿真 | 第33-37页 |
3.3.2 加入局域滤波器后实验结果 | 第37-39页 |
3.3.3 实验数据与误差分析 | 第39-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参数可调的双光子态制备 | 第44-50页 |
4.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44页 |
4.2 可调双光子态制备 | 第44-47页 |
4.2.1 可调双光子态BD干涉系统 | 第44-46页 |
4.2.2 参数可调任意双光子态理论实验图 | 第46-47页 |
4.3 BD干涉仪系统制备双光子局域隐藏态 | 第47-4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3页 |
5.1 总结 | 第50-51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