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制药工艺论文

一种丹参酮类化合物的全合成方法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丹参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及分类第10-11页
    1.2 丹参酮类化合物的药理作用及抗肿瘤作用机制第11-16页
        1.2.1 丹参酮类化合物的常用药理作用第11-13页
        1.2.2 丹参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第13-16页
    1.3 临床有效的丹参酮类化合物第16-17页
    1.4 小结第17-18页
第2章 丹参酮已有合成路线及结构改造分析第18-32页
    2.1 丹参酮类化合物合成路线分析第18-23页
        2.1.1 半合成方案第18-19页
        2.1.2 逐步环合方案第19-21页
        2.1.3 光化学合成方案第21-22页
        2.1.4 Diels-Alder方案第22-23页
    2.2 丹参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及构效关系研究第23-30页
        2.2.1 丹参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改造第24-28页
        2.2.2 丹参酮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构效关系第28-30页
    2.3 小结第30-32页
第3章 化合物设计与全合成路线探索第32-42页
    3.1 化合物设计思路第32-33页
    3.2 丹参酮类化合物逆合成分析第33-35页
    3.3 合成路线探索第35-41页
        3.3.1 路线一第35-37页
        3.3.2 路线二第37-41页
    3.4 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化合物的合成与细胞毒性研究第42-62页
    4.1 仪器与试剂原料第42页
    4.2 丹参酮类化合物及其类似物合成第42-56页
        4.2.1 2-丙烯基吗啉的合成第43-45页
        4.2.2 苯烯烃类化合物的合成第45-48页
        4.2.3 菲二酮的合成第48-52页
        4.2.4 羟基-苯菲并[2,1-b]甲基呋喃第52-54页
        4.2.5 菲二酮并[2,1-b]甲基呋喃第54-56页
    4.3 丹参酮类化合物细胞毒性研究第56-58页
        4.3.1 三种丹参酮化合物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及IC50值第56-57页
        4.3.2 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第57-58页
    4.4 化合物进一步工作思路第58-60页
    4.5 小结第60-62页
第5章 化合物制备及理化波普数据第62-73页
结论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四川乐山脉石英加工高纯石英试验研究
下一篇:员工帮助计划(EAP)在水电施工建设企业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