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扭矩检测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扭矩测量方法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外扭矩检测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声表面波扭矩检测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声表面波扭矩检测的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1 声表面波传感器 | 第18-20页 |
2.1.1 叉指换能器 | 第18页 |
2.1.2 延迟线型声表面波传感器 | 第18-19页 |
2.1.3 谐振器型声表面波传感器 | 第19-20页 |
2.2 转轴扭矩检测原理 | 第20-24页 |
2.2.1 转轴扭矩力学分析 | 第20-21页 |
2.2.2 声表面波扭矩测量原理 | 第21-23页 |
2.2.3 谐振频率测量原理 | 第23-24页 |
2.3 天线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声表面波扭矩检测的传感器研究 | 第26-51页 |
3.1 扭矩转轴设计 | 第26-28页 |
3.1.1 转轴设计 | 第26-27页 |
3.1.2 转轴应力应变的有限元仿真 | 第27-28页 |
3.2 声表面波扭矩传感机理研究 | 第28-37页 |
3.2.1 弹性波波动方程 | 第29-33页 |
3.2.1.1 压电介质耦合波方程 | 第29-30页 |
3.2.1.2 压电介质Christoffel方程 | 第30-31页 |
3.2.1.3 部分波理论 | 第31-32页 |
3.2.1.4 边界条件 | 第32-33页 |
3.2.2 弹性常数 | 第33-36页 |
3.2.3 压电基底密度 | 第36-37页 |
3.3 压电基底切型优化 | 第37-46页 |
3.3.1 欧拉角与坐标变换 | 第37-38页 |
3.3.2 表面有效介电常数方法 | 第38-40页 |
3.3.3 仿真优化 | 第40-46页 |
3.3.3.1 优化指标 | 第40-43页 |
3.3.3.2 优化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3.4 声表面波谐振器设计 | 第46-49页 |
3.4.1 谐振频率 | 第46-47页 |
3.4.2 谐振器各参数设计 | 第47-49页 |
3.4.2.1 叉指换能器 | 第47页 |
3.4.2.2 反射栅 | 第47-49页 |
3.4.2.3 反射栅与叉指之间的距离 | 第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声表面波扭矩检测的天线研究 | 第51-63页 |
4.1 阅读器环状天线设计 | 第51-60页 |
4.1.1 半波偶极子天线 | 第51-52页 |
4.1.2 天线的设计与优化 | 第52-55页 |
4.1.3 环状天线的测试与阻抗匹配 | 第55-60页 |
4.2 传感器棒状天线 | 第60-6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声表面波扭矩检测的实验测试 | 第63-76页 |
5.1 传感器测试 | 第63-64页 |
5.2 扭矩检测的有线测试 | 第64-69页 |
5.3 扭矩检测的无线测试 | 第69-75页 |
5.3.1 阅读器设计 | 第69-70页 |
5.3.1.1 阅读器收发链路 | 第69-70页 |
5.3.1.2 阅读器回波信号处理 | 第70页 |
5.3.2 无线测试结果分析 | 第70-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9页 |
6.1 总结 | 第76-77页 |
6.2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第77页 |
6.3 论文不足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