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1-13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3-21页 |
1.1.1 一般资料 | 第13-14页 |
1.1.2 临床表现 | 第14-15页 |
1.1.3 影像资料 | 第15页 |
1.1.4 病理类型 | 第15页 |
1.1.5 仪器设备 | 第15-17页 |
1.1.6 实验方法 | 第17-20页 |
1.1.7 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1.2 结果 | 第21-29页 |
1.2.1 肿瘤最大径 | 第21页 |
1.2.2 免疫组化染色 | 第21-24页 |
1.2.3 卒中组和非卒中组标本中endocan mRNA水平 | 第24-25页 |
1.2.4 卒中组Endocan、VEGF、MMP-9 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 第25-29页 |
1.3 讨论 | 第29-35页 |
1.3.1 垂体瘤卒中的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 第29页 |
1.3.2 endocan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与垂体瘤卒中关系 | 第29-32页 |
1.3.3 VEGF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与垂体瘤卒中关系 | 第32-33页 |
1.3.4 MMP-9 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与垂体瘤卒中关系 | 第33-34页 |
1.3.5 Endocan、VEGF与MMP-9 在垂体瘤卒中的相关性 | 第34-35页 |
1.4 小结 | 第35-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3-44页 |
综述 垂体瘤卒中 | 第44-57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历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