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卫星星载通信系统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国内外小型卫星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1.1 小型卫星发展的主要原因 | 第9-10页 |
1.1.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1.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3 作者的研究结果和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14-15页 |
第2章 星载通信系统的设计 | 第15-33页 |
2.1 皮卫星的基本组成 | 第15-20页 |
2.1.1 通讯系统 | 第15-16页 |
2.1.2 星上控制系统 | 第16页 |
2.1.3 能源系统 | 第16-17页 |
2.1.4 热控系统及结构设计 | 第17-18页 |
2.1.5 空间相机 | 第18-19页 |
2.1.6 红外地球敏感器 | 第19-20页 |
2.2 收发信机的主要指标 | 第20页 |
2.3 发信机发射功率的确定 | 第20-23页 |
2.4 接收机灵敏度的确定 | 第23-24页 |
2.5 收发信机选用的主要器件 | 第24-25页 |
2.6 发信机的结构及其增益分配 | 第25-26页 |
2.7 接收机的结构、增益分配以及动态范围确定 | 第26-27页 |
2.8 整个通讯系统的原理框图 | 第27-30页 |
2.9 实验结果 | 第30-32页 |
2.10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低噪声放大器匹配电路的设计 | 第33-53页 |
3.1 本通信系统中的低噪声放大器 | 第33-41页 |
3.1.1 低噪声放大器的典型参数 | 第34-35页 |
3.1.2 低噪声放大器的稳定性 | 第35-36页 |
3.1.3 低噪声放大器的单向化设计误差 | 第36-38页 |
3.1.4 低噪声放大器的等增益圆和等噪声圆 | 第38-39页 |
3.1.5 低噪声放大器的最佳反射系数曲线 | 第39-41页 |
3.2 整机噪声系数的计算公式 | 第41-44页 |
3.3 整机噪声系数的优化 | 第44-47页 |
3.4 两级低噪放匹配电路反射系数的确定 | 第47页 |
3.5 匹配电路的设计 | 第47-52页 |
3.5.1 不同元件对匹配电路反射系数的影响 | 第48-49页 |
3.5.2 级间匹配电路设计 | 第49-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BPSK信号的解调 | 第53-61页 |
4.1 BPSK信号及其波形变换 | 第54-55页 |
4.2 解调原理 | 第55-57页 |
4.3 实际解调结果 | 第57-60页 |
4.3.1 解调的电路结构 | 第57页 |
4.3.2 解调的软件流程 | 第57-58页 |
4.3.3 实验结果 | 第58-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数字鉴频鉴相器及其应用 | 第61-90页 |
5.1 本设计中的数字鉴频鉴相器 | 第61-65页 |
5.1.1 数字鉴频鉴相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第61-64页 |
5.1.2 ADF4110系列芯片的结构和特点 | 第64-65页 |
5.2 接收机中频率合成器的设计 | 第65-78页 |
5.2.1 频率合成器的系统模型 | 第65-66页 |
5.2.2 稳态误差对环路滤波器设计的影响 | 第66-67页 |
5.2.3 典型环路滤波器 | 第67-68页 |
5.2.4 环路滤波器参数确定 | 第68-72页 |
5.2.5 系统的响应时间 | 第72-73页 |
5.2.6 系统的相位噪声和环路带宽 | 第73-77页 |
5.2.7 频率合成器的设计实例 | 第77-78页 |
5.3 载波恢复环路设计 | 第78-81页 |
5.4 调相信号的解调 | 第81-89页 |
5.4.1 调相信号的解调原理 | 第81-83页 |
5.4.2 R分频器对解调的影响 | 第83-85页 |
5.4.3 使用ADF4110的解调结果 | 第85-8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结束语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附录: 作者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