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论文--软件工程论文

基于B/S模式的实验室综合开放式管理系统的开发与探索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我校实验教学管理中心的信息化建设的现行状况第11-12页
        1.2.1 实验室管理系统第11页
        1.2.2 机房管理系统第11-12页
    1.3 本文研究的中心思想与创新点第12-14页
第2章 实验室综合开放式管理系统的相关技术第14-20页
    2.1 B/S模式结构介绍第14-15页
        2.1.1 B/S三层结构模式第14页
        2.1.2 B/S多层结构模式第14-15页
    2.2. NET技术第15-16页
    2.3 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第16-19页
        2.3.1 SQL Server的管理工具第16-17页
        2.3.2 连接第17-19页
    2.4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3章 实验室综合开放式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第20-38页
    3.1 系统功能的需求分析第20-33页
    3.2 系统性能的需求分析第33-34页
    3.3 系统的开发思路分析第34-36页
        3.3.1 开放式的统一管理第35页
        3.3.2 灵活的分层式管理第35页
        3.3.3 量化实验室工作量第35页
        3.3.4 能够向实验教学管理中心实时提供精确的数据第35-36页
        3.3.5 与第三方系统实现无缝对接第36页
    3.4 系统的体系架构分析第36-37页
    3.5 系统功能结构的划分第37页
    3.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4章 实验室综合开放式管理系统的设计第38-65页
    4.1 实验室基础管理第38-47页
        4.1.1 低值易耗品管理第38-41页
        4.1.2 仪器设备管理第41-45页
        4.1.3 网上办公管理第45-47页
    4.2 实验室过程管理第47-57页
        4.2.1 实验教学管理第47-51页
        4.2.2 收费管理第51-54页
        4.2.3 账户管理第54-57页
    4.3 实验室评估管理第57-64页
        4.3.1 查询功能第57-60页
        4.3.2 实验室队伍管理第60-62页
        4.3.3 系统设置第62-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实验室综合开放式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设计第65-75页
    5.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第65-66页
    5.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第66-67页
    5.3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第67-74页
    5.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6章 实验室综合开放式管理系统的实现第75-92页
    6.1 访问系统的登录界面的改进性设计的实现第75-78页
    6.2 实验教学管理中的预约功能实现第78-87页
        6.2.1 实验室预约发布的实现第78-83页
        6.2.2 学生及校外用户对各类实验室的自主预约的实现第83-87页
    6.3 仪器设备维修功能的实现第87-91页
    6.4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7章 实验室综合开放式管理系统的部署第92-97页
    7.1 系统的软硬件部署第92页
        7.1.1 硬件部署第92页
        7.1.2 软件部署第92页
    7.2 搭建系统的.NET三层架构第92-94页
        7.2.1 前台应用层第93页
        7.2.2 通讯接口第93页
        7.2.3 IC卡读写接口第93页
        7.2.4 前置综合服务第93-94页
        7.2.5 数据库访问接口第94页
        7.2.6 中间业务层第94页
        7.2.7 后台数据层第94页
    7.3 系统的网络部署第94-96页
    7.4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8章 实验室综合开放式管理系统的测试第97-103页
    8.1 系统测试所必须遵循的原则第97页
    8.2 系统功能的测试用例第97-98页
    8.3 系统性能的测试用例第98-101页
    8.4 系统测试的结论第101-102页
        8.4.1 功能测试的结论第101-102页
        8.4.2 性能测试的结论第102页
    8.5 本章小结第102-103页
第9章 总结与展望第103-105页
    9.1 总结第103页
    9.2 展望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规整电路的半自动物理实现与优化
下一篇:认知无线电中基于欠采样的宽带频谱感知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