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低温生物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低温对氮磷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11页 |
1.2.2 国外低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国内低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深井曝气工艺原理及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1 深井曝气工艺原理 | 第13-14页 |
1.3.2 深井曝气工艺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1.4.1 课题的来源 | 第15页 |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4.3 课题试验的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2.1 试验装置及仪器设备 | 第17-20页 |
2.1.1 厌氧/缺氧/深井曝气试验装置 | 第17-18页 |
2.1.2 深井曝气模拟高压装置 | 第18-19页 |
2.1.3 水质检测设备及仪器分析 | 第19-20页 |
2.2 试验水质及填料 | 第20-21页 |
2.2.1 试验用水水质 | 第20-21页 |
2.2.2 填料参数 | 第21页 |
2.3 试验检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第3章 低温下厌氧/缺氧/深井曝气工艺的启动及运行分析 | 第22-43页 |
3.1 反应器的启动 | 第22-24页 |
3.2 最佳工艺运行参数的确定 | 第24-38页 |
3.2.1 厌氧段缺氧段进水比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分析 | 第24-28页 |
3.2.2 污泥回流比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分析 | 第28-32页 |
3.2.3 硝化液回流比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分析 | 第32-36页 |
3.2.4 SRT对污染物去除的影响分析 | 第36-38页 |
3.2.5 最佳工况点确定 | 第38页 |
3.3 温度变化对污染物去除影响的分析 | 第38-41页 |
3.3.1 COD的去除效果 | 第38-39页 |
3.3.2 氨氮的去除效果 | 第39-40页 |
3.3.3 TN的去除效果 | 第40-41页 |
3.3.4 TP的去除效果 | 第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4章 低温下模拟高压装置强化脱氮除磷性能研究 | 第43-57页 |
4.1 恒定压力试验 | 第43-48页 |
4.1.1 试验流程 | 第43页 |
4.1.2 压力变化对活性污泥COD去除效能影响分析 | 第43-44页 |
4.1.3 压力变化对活性污泥氨氮去除效能影响分析 | 第44-45页 |
4.1.4 压力变化对活性污泥NO_3~--N转化效能影响分析 | 第45-46页 |
4.1.5 压力变化对活性污泥TP去除效能影响分析 | 第46-48页 |
4.1.6 压力变化对DO的影响分析 | 第48页 |
4.2 梯度压力试验 | 第48-55页 |
4.2.1 试验流程 | 第48-49页 |
4.2.2 污染物降解情况分析 | 第49-5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5章 低温下微生物种群结构特性分析 | 第57-72页 |
5.1 污泥样品的DNA提取与PCR扩增 | 第57-59页 |
5.2 微生物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分析 | 第59-63页 |
5.2.1 微生物的多样性分析 | 第59-61页 |
5.2.2 微生物的差异性分析 | 第61-63页 |
5.3 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分析 | 第63-70页 |
5.3.1 门水平分析 | 第64-66页 |
5.3.2 纲水平分析 | 第66-68页 |
5.3.3 属水平分析 | 第68-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6章 工程经济技术分析 | 第72-76页 |
6.1 工程概况 | 第72页 |
6.2 工艺选择 | 第72-73页 |
6.2.1 对比工艺特点分析 | 第72-73页 |
6.2.2 对比工艺流程设计 | 第73页 |
6.3 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 第73-7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结论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