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绪论 | 第12-20页 |
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价值 | 第12-13页 |
2.共同富裕道路的概念界说 | 第13-15页 |
3.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4.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一章 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思想根源 | 第20-26页 |
1.1 古代社会的共同富裕思想 | 第20-21页 |
1.1.1 古代中国的共同富裕思想 | 第20-21页 |
1.1.2 古代国外的共同富裕思想 | 第21页 |
1.2 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思想 | 第21-22页 |
1.3 科学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思想 | 第22-24页 |
1.3.1 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共同富裕思想 | 第22-23页 |
1.3.2 列宁、斯大林对科学共同富裕思想的实践与发展 | 第23-24页 |
1.4 科学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中国化表达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前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历史经验 | 第26-39页 |
2.1 建国初期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历史经验 | 第26-32页 |
2.1.1 积极地消除走向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主客观障碍 | 第26-28页 |
2.1.2 积极地推进社会主义改造 | 第28-30页 |
2.1.3 轰轰烈烈的政治推动制造了严重左倾障碍 | 第30-32页 |
2.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历史经验 | 第32-36页 |
2.2.1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促使走好共同富裕道路 | 第32-33页 |
2.2.2 急于求成走不好共同富裕道路 | 第33-35页 |
2.2.3 建构“一大二公”的体制难以走好共同富裕道路 | 第35页 |
2.2.4 平均主义、大锅饭阻碍走好共同富裕道路 | 第35-36页 |
2.3 文革时期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历史经验 | 第36-39页 |
2.3.1 超越历史发展阶段的作为会断送共同富裕道路 | 第36页 |
2.3.2 抓革命促生产不能走好共同富裕道路 | 第36-37页 |
2.3.3 以阶级斗争为纲无法走好共同富裕道路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历史经验 | 第39-48页 |
3.1 改革开放初期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历史经验 | 第39-43页 |
3.1.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保证走好共同富裕道路 | 第39-40页 |
3.1.2 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可以走好共同富裕道路 | 第40-41页 |
3.1.3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可以保证走好共同富裕道路 | 第41-42页 |
3.1.4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促进走好共同富裕道路 | 第42页 |
3.1.5 推行先富帮后富可以促使走好共同富裕道路 | 第42-43页 |
3.2 新世纪以来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历史经验 | 第43-48页 |
3.2.1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方可走好共同富裕道路 | 第43-44页 |
3.2.2 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才能走好共同富裕道路 | 第44-45页 |
3.2.3 既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 | 第45-46页 |
3.2.4 坚决维护公平正义,彻底铲除特权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