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联H桥SVG无功补偿控制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无功补偿的意义 | 第8-9页 |
1.1.2 电弧炉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 | 第9-10页 |
1.2 无功补偿装置的发展历史 | 第10-12页 |
1.3 静止无功发生器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静止无功发生器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静止无功发生器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第二章 SVG装置的基本原理与调制策略 | 第18-34页 |
2.1 SVG基本原理及主电路结构 | 第18-20页 |
2.1.1SVG系统内部无损耗 | 第18-19页 |
2.1.2SVG系统内部有损耗 | 第19页 |
2.1.3SVG主电路结构 | 第19-20页 |
2.2 基于级联H桥SVG主电路结构 | 第20-23页 |
2.2.1H桥功率单元模块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2.2.2H桥级联SVG主电路接法 | 第22-23页 |
2.3 H桥级联SVG的数学模型 | 第23-25页 |
2.3.1 基于abc坐标系的数学模型 | 第23-24页 |
2.3.2 基于dq0坐标系的数学模型 | 第24-25页 |
2.4 级联H桥SVG调制策略研究 | 第25-31页 |
2.4.1 双极型CPS-SPWM | 第26-28页 |
2.4.2 单极倍频CPS-SPWM | 第28-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4页 |
第三章 级联型SVG无功电流检测方法 | 第34-40页 |
3.1 传统无功电流检测方法 | 第34-36页 |
3.1.1 改进dq电流检测方法 | 第34-35页 |
3.1.2 改进p qi -i电流检测方法 | 第35-36页 |
3.2 本文所用的无功电流检测方法 | 第36-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级联H桥SVG控制策略研究 | 第40-56页 |
4.1 SVG基本控制方法 | 第41-45页 |
4.1.1 直接电流控制 | 第41-43页 |
4.1.2 间接电流控制 | 第43-45页 |
4.1.3 直接电流控制和间接电流控制对比 | 第45页 |
4.2 电流解耦控制 | 第45-48页 |
4.3 直流侧电压平衡控制 | 第48-50页 |
4.3.1 直流电压总体控制策略 | 第49-50页 |
4.3.2 单元微控电压均衡控制策略 | 第50页 |
4.4 改进的控制策略 | 第50-54页 |
4.4.1 功率因数模式下的控制方法 | 第50-53页 |
4.4.2 无功功率模式下电流内环控制策略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级联H桥SVG的仿真及分析 | 第56-72页 |
5.1 PSCAD/EMTDC软件介绍 | 第56页 |
5.2 级联H桥SVG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56-59页 |
5.3 PSCAD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 第59-70页 |
5.3.1 功率因数模式下的仿真 | 第59-66页 |
5.3.2 无功功率模式下电流内环控制的仿真 | 第66-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 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