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前言 | 第12-21页 |
1.1 模式生物秀丽线虫的简介 | 第12-15页 |
1.1.1 秀丽线虫 | 第12页 |
1.1.2 秀丽线虫的繁殖与生活史 | 第12-13页 |
1.1.3 秀丽线虫的表皮 | 第13-15页 |
1.2 胶原蛋白研究 | 第15-18页 |
1.2.1 秀丽线虫胶原蛋白的结构 | 第15页 |
1.2.2 秀丽线虫胶原蛋白基因的遗传学 | 第15-16页 |
1.2.3 秀丽线虫胶原蛋白家族 | 第16-17页 |
1.2.4 胶原蛋白在其它物种中的研究 | 第17-18页 |
1.3 RNAi技术和显微注射技术 | 第18-19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1页 |
2 材料、仪器与方法 | 第21-3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6页 |
2.1.1 虫株、菌株和质粒 | 第21-23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3-24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24页 |
2.1.4 溶液配制 | 第24-25页 |
2.1.5 主要引物序列 | 第25-26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6-38页 |
2.2.1 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26页 |
2.2.2 基因的时空表达分析 | 第26-29页 |
2.2.3 RNAi的实施 | 第29-33页 |
2.2.4 组织表达定位 | 第33-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9页 |
3.1 序列分析 | 第38-39页 |
3.2 基因col-119各时期的表达分析 | 第39-40页 |
3.3 RNAi实验分析 | 第40-47页 |
3.3.1 目的基因的克隆 | 第40-41页 |
3.3.2 干扰载体的构建 | 第41-42页 |
3.3.3 干扰效果的荧光定量检测 | 第42页 |
3.3.4 RNAi后线虫卵的变化 | 第42-43页 |
3.3.5 线虫产卵量和孵化率 | 第43-45页 |
3.3.6 线虫寿命变化 | 第45页 |
3.3.7 脂肪染色分析 | 第45-46页 |
3.3.8 脂肪转基因虫株的干扰分析 | 第46-47页 |
3.4 线虫的组织定位 | 第47-49页 |
3.4.1 目的序列的克隆 | 第47页 |
3.4.2 融合载体的构建 | 第47-48页 |
3.4.3 显微注射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5页 |
4.1 col-119基因影响秀丽线虫的繁殖力 | 第49页 |
4.2 col-119基因在秀丽线虫表皮构建中有重要作用 | 第49-50页 |
4.3 col-119基因干扰后秀丽线虫脂肪含量降低 | 第50页 |
4.4 线虫可作为研究人类胶原蛋白基因疾病的模型 | 第50-51页 |
4.5 小结与展望 | 第51-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