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查礼旅桂诗文笺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16页
第一部分 査礼及其作品第16-30页
    第一章 査礼生平及其作品概述第16-20页
        第一节 査礼的生平第16-20页
            一、査礼与水西庄第16-18页
            二、入桂为官第18页
            三、离开广西后的仕历第18页
            四、査礼生平之作为第18-20页
        第二节 査礼的著述情况第20页
    第二章 査礼旅桂诗文的题材及艺术特色第20-29页
        第一节 査礼旅桂诗歌的题材第20-24页
            一、山水诗第21页
            二、人文胜景诗第21-22页
            三、官宦记叙诗第22页
            四、交游酬答诗第22-24页
            五、民风民俗诗第24页
        第二节 査礼旅桂诗歌的艺术特色第24-28页
            一、以画入诗第24-25页
            二、情感饱满,真挚感人第25-28页
        第三节 査礼旅桂文章的题材第28页
        第四节 査礼旅桂文章的艺术特色第28-29页
    后记第29-30页
第二部分 査礼旅桂诗文校注第30-131页
    凡例第30-31页
    将之粤西 赋别心谷履方两兄第31页
    入粤西界第31页
    平山渡.遇雨次逖先韵第31页
    行全州松阴道上第31-32页
    重阳前三日借寓陈中丞旧宅 时庭桂始花菊尚未放第32页
    寓斋月夜第32页
    游北郭九子院 遂探拱宸洞洞在宝华山左麓第32-33页
    泊梧州 过访平泰阶太守占宝臣司马泰阶留同宝臣夜饮漫成第33页
    泊三水县第33页
    除夕同王逖先上舍游长寿庵第33页
    广州元日寄履方仲兄第33-34页
    铁树歌第34页
    正月小尽日 梁修远太守招饮广州郡廨第34页
    二月二日 雨中过独漉堂访陈祝三秀才喜遇李澄百明府第34-35页
    补庆远郡丞第35页
    午日桂林观竞渡 用刘宾客《竞渡歌》韵第35页
    感怀第35-36页
    权平乐郡第36页
    闻人南怀大令以富川草囊见 寄诗以谢之第36页
    戏简修仁郑胜嵂大令第36-37页
    送朱文彩通判凭祥土州第37页
    九月十五晚招同人游印山亭 印山古名昭山亭旧名点翠在漓乐二水合流处第37页
    留别平乐诸友人第37页
    龙头矶第37页
    自练滩至昭平县第37-38页
    白石汀逢何懋士大令第38页
    冬日漓江舟中第38页
    夜泊龙母庙第38页
    舟过苍梧 访占宝臣司马留饮晚香轩第38-39页
    藤县夜泊第39页
    牂牁江上寄汪西颢征君武昌第39页
    平南县第39-40页
    浔州府第40页
    登清风楼第40页
    残岁雨夜不寐 听西山龙华寺钟声第40页
    游思灵山第40-41页
    西山郡主祠第41页
    元日雨中登浔州城楼第41页
    送王逖先上舍归钱塘 兼简杜禹门太守第41页
    平南晤李汉侯大令第41-42页
    苍梧阻风第42页
    元夕泊昭平第42页
    正月十九日 舟过平乐夏昌言大令偕邵尧书何南仲王人望招饮第42页
    伏荔司第42-43页
    榕门风雪夜怀水西庄第43页
    柳州罗池谒柳侯祠第43页
    西山采茶歌第43-44页
    谷雨前二日晓入思灵山第44页
    以西山茶寄柳州孟方臣太守 兼索《荔子碑》第44页
    怀乌苏占宝臣司马第44页
    春日雨中登清风楼第44-45页
    浔州春词第45页
    春晴第45页
    泛舟第45页
    送春第45页
    藤江驿春雨第45页
    晚过昭平第45页
    过平乐晤顾若华太守 若华方自都回任余喜获闻家事感而有作第45-46页
    赠医者韦铁髯第46页
    闰重五榕门楼作第46页
    夏夜舟泊阳朔 怀汪西颢第46页
    过平乐时方苦旱第46-47页
    昭平舟中第47页
    阻风漓江舟中苦热第47页
    过苍梧第47页
    相思口第47页
    浔江口号第47页
    早秋夜坐第47-48页
    赠石草释子第48页
    清风楼夜坐第48页
    重九后二日过报国寺西斋 访石草释子第48页
    夜窗对菊第48页
    寄蓟北诸友第48页
    岭外梅第48-49页
    岁除第49页
    元日书怀第49页
    正月六日舟发浔州第49页
    人日牂牁江上寄怀张云澍司马第49-50页
    晚发苍梧第50页
    摹印歌寄赠高泽公上舍第50-51页
    练滩雨泊怀石草释子第51页
    南亭驿逢乌苏占宝臣司马第51页
    卫家渡舍舟就道 晓行风雪中第51页
    二月二日过兴平渡第51-52页
    牂牁江上见雁第52页
    将至浔州 舟中望思灵山第52页
    春夜浔州榷廨读亡兄心谷遗集第52页
    花朝 孙宿文招同袁廷吁盛方千王晴川及淳泳潜洪四儿雨中游思灵山第52页
    寒食第52-53页
    题《天南策马图》 为王伦叙司马遗照第53页
    上巳后二日登清风楼第53页
    送李时升副戎调任太平第53-54页
    晓下铜鼓滩第54页
    棉笔第54页
    留别桂林杨蕃洲大令第54页
    留别孙宿文上舍第54页
    风雨中上弩滩有怀长 和两侄第54-55页
    晓过石门山怀古第55页
    夏日 武义民州牧招同杭大宗编修全绍衣庶常胡惠嘉孝廉游梅氏园即席分韵得十五删第55-56页
    渡金城江投宿邮亭 与郭伯飏州牧夜话第56页
    过梓潼阁访印黼昌太守第56页
    南丹道中第56页
    南丹土州第56-57页
    宿南丹矿厂宝王庙僧舍第57页
    德胜镇 有序第57页
    答印黼昌太守见寄第57页
    闻李向叔县尉已莅平南 诗以寄怀第57-58页
    九月八日发柳州第58页
    再权平乐第58页
    杭大宗编修自广州以诗见寄 依韵和答第58页
    恭城县第58页
    再别平乐第58页
    桂林元日第58-59页
    余因檄勘伪稿案 留桂林月余旋有权知宜州之委留别同人第59页
    正月大尽日发桂林第59页
    临桂道上怀葛摺书上舍第59页
    过永福舟中作第59页
    晓发六塘至小嶆遇雨第59页
    谒龙溪宋黄文节公废祠第59-60页
    重修龙溪黄文节公祠第60-61页
    獞锦第61页
    上巳书怀第61页
    施竹田上舍远寄耿机绢一匹 索余画梅附题二绝第61页
    暮春庆远郡斋即事第61页
    宜州杂诗第61-62页
    余权庆远四月 膺阿制军李抚军调任山西定抚军三公之荐行将理装入觐留别郡人并黄公祠二首第62页
    舟发桂林第62页
    叠彩山风洞避暑第62-63页
    桂林秋日第63页
    九月三日虞山即事第63页
    自虞山沿江过木龙洞 至伏波岩第63页
    九日 同盛方千王晴川及女婿杨质华儿子淳独秀山登高分韵得十一尤第63页
    灵渠役 有序第63-64页
    九月十一日晚发桂林过拱极楼下第64页
    大融江.望灵渠水第64页
    宿兴安县漓江书院第64-65页
    同梁希颜大令发兴安 寻湘漓水源第65页
    拓源第65页
    上塘第65页
    太平堡第65页
    自兴安乱山中行八十里 至凤凰井尚未及湘漓水源过此入灵川界矣马上口占第65-66页
    海阳山湘漓水源歌第66页
    经海阳山下惠济侯灵泽庙遗址第66-67页
    归途重宿太平堡僧舍第67页
    开洲第67页
    雨行兴安山中 怀杭大宗编修第67页
    探滩湘漓源回至兴安县 再宿漓江书院对月怀符幼鲁冯计六二农部第67页
    万里桥送李兹文秀才之都门第67-68页
    由分水龙神庙 历马伏波祠遂登全义山绝顶第68页
    分水亭晚眺第68页
    画湘漓江源图第68页
    海阳寺第68-69页
    雨中泛舟渼潭第69页
    自铧觜历湘漓二江各陡门第69页
    石龙江 有序第69-70页
    乳洞第70页
    云根洞第70-71页
    赠灵济祠老僧第71页
    晚步灵渠堤上第71页
    灵渠工所闻女殇 哭之以诗时眷属寓居桂林第71-72页
    今夏六月 余四十初度陈江皋上舍自直沽书来兼寄吴天章字一轴为余寿到时岁已暮矣 风雪中展玩再过爱不忍释以诗书双绝良友情深也即用吴韵作诗以报第72页
    兴安元日试笔第72页
    水南村第72页
    二月四日兴安见雪第72-73页
    四月十八日商苍雨太守至粤 雨夜话旧第73页
    别灵渠工所寓馆第73页
    新宁道中宿碧鸡村田家第73页
    至太平第73页
    题赵仲穆《秋江垂钓图》第73-74页
    登鳌背山塔第74页
    经驮朴铁厂第74页
    自太平入觐留别郡斋第74页
    寄别张风林司马第74页
    商苍雨太守以诗赠别次韵奉答第74-75页
    舟发太平第75页
    月夜舟中述怀寄李向叔少府第75页
    寄李同人太守第75-76页
    自宣化舍舟就道第76页
    宣化道上见溪涧闻野鸡冠第76页
    避雨老虎洞第76页
    自羊角山取道至独静堂不及过柳州第76页
    理定舟中第76页
    桂林雨夜怀丁敬身布衣第76页
    冒雨发桂林第76-77页
    灵川道中怀戴植三太守第77页
    冒雨过岩关 简兴安梁希颜大令第77页
    阻风海阳坝第77页
    自全州放舟 风水皆顺日行将二百里诗示淳儿第77页
    六月六日涖太平第77-78页
    送商苍雨太守去太平即次留别原韵第78页
    小暑后二日同家立功侄纳凉蘋花池第78页
    月夜池上偶成 次立功韵第78页
    辟廨西荒地第78-79页
    寄张风林司马 用何水部《入西塞示南府同僚》韵 时风林以浔州郡丞权知宁明州第79页
    廨西竹树清华居落成第79页
    闻许酉峰州牧讣音第79-80页
    瘴雨亭第80页
    寄葛摺书第80页
    读陆放翁《南园记》题后第80页
    午睡第80页
    鸂鶒湾逢杨直亭太守第80-81页
    上林道上山姜花红艳可观第81页
    晓行宣化道上第81页
    秋夜竹院纳凉第81页
    夜坐第81页
    苦雨第81-82页
    十月八日立功携酒榼邀同黄承万 袁廷吁游土江州之波汉山余因事阻不克偕往午后驰之以诗第82页
    游罗汉山第82-83页
    那地峺第83页
    横云峺第83页
    岁残第83页
    人日 试香室读《太元经》寄丁敬身布衣第83-84页
    次立功试灯夜 偶成原韵第84页
    和答程廷仪大令见寄原韵第84页
    游哢凤山石楼洞第84-85页
    晓上盘马滩怀高季冶第85页
    丽江舟中即景第85页
    夜泊龙州岸下 风雨骤惊把酒索句忽闻邻船筝声叠奏如和余吟并戏及之..74暮春竹树清华居即事第85-86页
    周少白司马过访 留宿瘴雨亭第86页
    丽江书院后圃静宜轩 桄榔亭落成因题第86页
    题吴匏庵手书《诗稿册子》第86-87页
    午日桂林登逍遥楼 观竞渡第87页
    七月一日有永康之役 舟发太平第87页
    秋日登金匮山 怀汪西颢第87页
    夜泊驮卢埠下第87-88页
    丽江行第88页
    舟过新宁晤马大牧第88页
    晚晴过永淳县第88-89页
    晚过横州第89页
    过浔州感旧第89页
    晓雨舟过苍梧 寄姚南青编修第89页
    风雨夜泊德庆城下 篝灯读《汉书》第89页
    晚晴登端州阅江楼第89-90页
    冬日回太平途中.占第90页
    左州舟中第90页
    晚过新宁州第90页
    岁残第90页
    马上第90页
    感沽上旧游第90页
    元日来宾道上雪中作第90页
    正月二日马平道上投宿穿山司第90-91页
    与廖华舟司马话旧第91页
    花朝招廖华舟司马 罗体中广文廖次侯孝廉王式寰明经黄承万单安澜二上舍甘霖之 罗子乐秀才家立功侄集饮竹树清华居分韵得十四寒第91页
    受江亭落成第91页
    椿芝椿花歌 有序第91-92页
    闰六月六日送李季史 家立功侄北归第92页
    送宋毓贤大令 卓荐入觐即用毓贤《竹园村送春诗》韵第92页
    秋日雨中登受江亭 寄冯计六农部兼简高泽公上舍第92-93页
    闰六月二十二日 招廖华舟郑骏初孙宿文黄承万单安澜集山雨堂小饮分韵得七阳第93页
    九涨塘采荷歌第93页
    钱坤一编修典试粤西 以诗代简第93-94页
    重九后五日 招廖华舟罗体中郑骏初王式寰黄承万单安澜廖次侯唐渊叔罗子乐 集桄榔亭小饮分韵得六麻第94页
    树声馆听落叶 示慧源释子第94页
    寄陈江皋上舍 即次《见怀》原韵第94页
    晚秋受江亭书怀第94页
    受江亭送罗体中教授秩满入觐兼应礼部试第94-95页
    以诗订刘叙臣编修掌教丽江书院第95页
    左臂病痺 三月不疗第95-96页
    晚上横云峺第96页
    恩城第96页
    葩翠山第96页
    古甑泉第96-97页
    赠徐邻哉司马第97页
    谢邻哉惠冬笋第97页
    元日书怀第97页
    人日雨中过徐邻哉司马 观斋头所临晋魏诸名家书法第97-98页
    春雨第98页
    二月试香室榴花盛放第98页
    寒食土江州道上第98页
    过明江邻哉司马 留饮署斋第98页
    游白马山鸣琴洞 洞旧以山名今改曰鸣琴第98页
    启镇南关纳安南国贡使四首 有序第98-99页
    二月二十五日偕安南使宿幕府营第99页
    二十六日偕使投受降城第99-100页
    二十七日偕使至宁明登舟第100页
    上巳日次副使允厚侍讲 代简原韵第100页
    三月十六日携酒过丽江书院 与山长李旭培孝廉饮桄榔亭下第100页
    六月十三日 招宦舍含光县令郑骏初吏目李旭培孝廉腾渊若秀才游土江州波岩分韵得十四寒第100页
    苦旱再祷 即日得雨第100-101页
    晓雨同李旭培孝廉 郑骏初吏目桄榔亭小集分韵得四寘第101页
    题榕巢第101页
    重九前一日招黄承万 唐孝周渊叔兄弟陆奠南集瘴雨亭小饮分韵得十五删第101页
    九日受江亭登高第101-102页
    西冈 有序第102页
    清音洞第102页
    岚光洞第102-103页
    钩盘岭第103页
    土上龙司道上 寄李亹旃别驾兼简任稼民上舍第103页
    白云洞第103页
    送李撝公州牧之弥勒任第103页
    游白云洞次欧阳俊侯协戎韵第103-104页
    岁晚 榕巢独坐迟任稼民上舍不至第104页
    除夕 李禹佩州同以水仙花一盆来贻旁种瘦石一枚孤峭可人诗以谢之第104页
    盆山行 有序第104-105页
    元夕后一日招罗体中 郑骏初廖次侯冯虞则及丽江书院肄业生二十五秀才集饮静宜轩 分韵得十五咸第105-106页
    春夜听落叶声 用柳子厚《晓行独至愚溪北池》韵第106页
    清明日招罗体中教授 郑蘧若掌教赵济川协理郑骏初吏目廖次侯孝廉冯虞则秀才集红豆馆 观盆山分韵得然字第106页
    题土上下冻州廨之东轩第106页
    自龙州登舟别李亹旃别驾 任稼民上舍第106页
    雨后蘋花池上即事第106页
    暮春雨后 过桄榔亭同体中蘧若骏初晚眺分韵得墙字第106页
    夏日阻风青山下 因游青山寺左折历阳明岩取径至灵湫小坐泉亭纳凉第106-107页
    梧州李星垣副戎留饮第107页
    月夜舟泊龙母庙下 听邻船唱摸鱼筝笛之声夜半方绝第107页
    晓登铜鼓岩 游净业庵听觉三释子弹琴第107页
    题鼓岩书院 书院为庆林寺乾隆二十五年苍梧县令郑协德改第107页
    觉师偕吴生来舟送别第107-108页
    九月二十二日 招同王式寰钟储高何时章欧阳俊侯黄承万宦天衢罗体中郑蘧若 宦含光范文翰陈肇文廖次侯梁自警冯虞则王希元沈让木陆奠南腾渊若 游白云洞分韵得七阳第108页
    九月大尽日 招同黄承万罗体中郑蘧若宦含光廖次侯冯虞则沈让木陆奠南黄三辅宦再钟 郑搢之集桄榔亭小饮分韵得二十一个第108页
    暮秋招罗体中教授 郑蘧若山长廖次侯孝廉冯虞则秀才集榕巢小饮分韵得萧字第108页
    摄左江道 有序第108-109页
    送德慎斋侍读 顾息存廷尉奉使安南第109页
    慎斋侍读使安南 册封礼成回车腊月十二日驻节安南芝岭行馆夜梦至余竹树清华居中 见佳士咸集或攲床或卧榻或立或步各执乐器而余独坐矮几举凤笙吹之 雅奏成声,诸乐遥和 慎斋倚案倾听恍在《西园雅图》中矣 闻馆外象吼而觉 月正三更赋诗见寄依韵以答第109-110页
    十五夜幕府营对月第110页
    慎斋 息存二册使过饮榕巢第110页
    除夕朱玉阶学使留饮太平试院之玉尺堂第110页
    元日太平书怀第110页
    题德慎斋侍读安南竹枝词后第110页
    送正使德慎斋侍读第110-111页
    送副使顾息存少廷尉第111页
    因册使回都 附寄秦味经司寇董孚存少宰裘叔度少农孙载潢陈星斋二银台申及甫少京尹 曹冰持给事蒋容安侍御钱坤一编修第111页
    正月八日 招安南贡臣陈爱春侍郎黎允厚试讲集榕巢小饮分韵得八庚第111页
    早春朱玉阶学使 鲁立也朱羹梅二秀才过榕巢小饮分韵得七麌第111-112页
    旧土上石西州 今为明江司马分防所辖第112页
    正月二十八日 启镇南关送安南贡臣陈爱春侍郎黎允厚试讲郑作霖待制回国第112页
    二月小尽日 招郑蘧若山长廖次侯孝廉梁吉明冯虞则二秀才游白云洞分韵得十五删第112页
    过铁牛寺看牡丹第112页
    乞养蒙允 寄履方二兄第112页
    夜梦第112-113页
    重九后三日 招同王式寰何时章郑蘧若陈肇文廖次侯冯虞则黎式堂释觉三集桄榔亭秋望 分韵得八庚第113页
    去太平日 别榕巢第113页
    载石行 有序第113-114页
    告养归里 九月二十日自太平放舟诗别绅士部民第114页
    斤江惜别第114页
    左州士民饯于铁厂江干 留诗志别第114页
    秋尽日斤江舟中第114-115页
    晓发新宁州第115页
    过龙头圩第115页
    出斤江口第115页
    老口第115页
    招黄承万过舟小饮 即席叙别第115页
    太平绅士部民数百人 拏舟不远千里追送至南宁以诗止之第115页
    过青山头第115页
    下乌蛮滩第115页
    自牂牁转入漓江 从此逆流而上水高滩险得二绝自遣第115-116页
    舣舟瀑水塘第116页
    大圩舟中逢郑骏初吏目 酌酒夜话赋诗志别第116页
    题蒋介石处士《松林独坐图》第116页
    题刘子斐司马《秋灯夜读图》第116页
    偕朱玉阶学使游七星岩 即以志别第116页
    风木悲 有序第116-117页
    漓水异源辨第117-118页
    修复灵渠记第118-119页
    海阳山湘漓水源记第119-120页
    丽江书院记第120-121页
    龙州暨南书院记第121-123页
    受江亭记第123页
    榕巢记第123-124页
    游逍遥楼记第124-125页
    游龙隐洞龙隐岩记第125页
    游华景洞记第125-126页
    游隐山六洞记第126页
    游宝华山拱宸洞记第126-127页
    题独秀山左崖第127页
    跋《西溪丛语》第127-128页
    重建龙溪宋黄文节公祠堂碑第128-129页
    丽水龙神庙碑第129页
    重建龙溪宋黄文节公祠上梁文第129-130页
    亡女冢碣铭第130-131页
参考文献第131-132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32-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曹学佺《桂林集》校注
下一篇:柳永生平与词作考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