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曹学佺《桂林集》校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14-15页
第一部分 曹学佺及其诗集第15-39页
    第一章 曹学佺的生平及其作品概述第15-24页
        第一节 曹学佺的生平第15-22页
        第二节 曹学佺的著述情况第22-23页
        第三节 《桂林集》底本确定及版本情况第23-24页
    第二章 《桂林集》的题材及艺术特色第24-36页
        第一节 《桂林集》的题材第24-33页
        第二节 《桂林集》的艺术特色第33-36页
    第三章 《桂林集》的研究价值第36-39页
后记第39-40页
凡例第40-41页
第二部分 《桂林集》校注第41-174页
    出门书怀古风四首第41-43页
    题延津邸中一律第43-44页
    石溪朱又郊馆中洪汝如偕其门人卢若水辈见迎有远至王台者因赋谢第44页
    卢若水索赠第44-45页
    顺昌县尹张公永嘉人有书楼在积谷山俯瞰池水傅即谢公池也因名之曰池上楼何无咎入城时尝憩宿焉张公属余咏之第45-46页
    昭武朱郡丞刘司理招游熙春阁第46页
    次韵别徐兴公第46-47页
    杭川令尹翁应祥字兆吉常熟人以扇索余书因拈一律第47页
    杉关题壁上绝句第47-48页
    出杉关至新城二绝第48页
    旴江夜过邓远游斋头有作第48-49页
    林宪副招集旴江楼第49页
    午日邓远游招泛旴江载妓到驿亭张宴第49-50页
    益藩赐宴赠送有加呈之一律第50-51页
    安义奉新二郡邸俱以诗见投余各答之第51-52页
    游子腾字不馽莆田人王门客也见赠二诗答其一云第52页
    郑元运太守招宴草堂同去尘孟麐赋是早欲游麻姑因雨不果第52-53页
    愚公席间有索赠者酬之一绝第53页
    愚公去尘孟麐先成七言短歌以赠新破瓜者要余和之第53-54页
    同不馽去尘孟麐游麻姑山(并序)第54-55页
    陈侍御招饮第55-56页
    答李玄同建武舟中同吴去尘诸君之什第56页
    抵丰城县剑江驿亭午以飓风泊旧县移时盖即雷从事掘得宝剑处别第56-57页
    别喻宣仲第57页
    午至新淦县热甚对河有金川公馆往憩其中浴焉颇适第57-58页
    短歌行为湖西道张雨若第58页
    泰和县名西昌驿名白下故王勃有“白下穷交日,昌亭旅食年”之句余怀以一绝云第58-59页
    未至万安六十里有新乐铺小池一区荷花开落者相半因忆余石仓淼轩前此际荷花不知当何如盛耶第59页
    偶怀陈磐生寄题共夕庵第59-60页
    自万安至攸镇皆山行疲于登顿苦炎热一首第60页
    赣州府离城二十里有铺名火坑亭午烈焰相触殊可惮畏乃铺前有一石桥树阴覆之桥下水声潺湲翻得清凉之趣第60-61页
    省唐美承开府呈以古风第61页
    喻叔虞有见迟诗二首余答其一云第61页
    黄九洛招同彭兴祖吴去尘喻叔虞郑孟麐吴汝鸣喻子奋集光孝寺之濯缨亭为宋苏子瞻夜话处第61-62页
    汝鸣时为虔州郡幕余赋三绝句第62-63页
    虔州署中示儿孟嘉四首第63-65页
    自九牛驿秉炬行四十里至南康县几渡河者三县令陈瑾字璘玉粤西宣化人修地主礼甚恭又非以余承乏之故乃为同调相向往云第65页
    小溪驿壁间有王文成公诗扁和者甚众余亦赓一律以柬太守孙公公名同伦南直隶靖江人为德化令与余有平生第65-66页
    幼儿甫周岁者惮热不肯入车强而后可戏题一绝第66页
    自新田至横浦热益甚偶成数绝第66-67页
    车中为南康陈大尹题大士赞第67-68页
    梅岭谒张曲江祠即旧云封寺第68页
    入关书所见数绝第68-69页
    英州入南山寺观苏长公题刻因柬江令君正中第69-70页
    过浈阳峡第70-71页
    题峡山庙第71页
    平浦驿噉荔枝第71页
    清溪驿宰朱某里人也以荔枝名绿扶包者见饷为此方佳种第71-72页
    横石驿荔枝绝类闽之中观喜而赋之第72页
    登峡山寺(并记)第72-74页
    同郑孟麐游七星岩而兵宪林公游戎蔡公为适主以先后到余赋八韵云第74页
    自端溪舟行溯漓江至昭平驿十首第74-79页
    昭州途中遣兴 十九首第79-80页
    昭州柬胡瞻明兵宪第80页
    阳朔山中柬谢在杭方伯第80-81页
    题分司署壁(署在东江门路,由靖邸前过)第81页
    咏桂平分司松树第81-82页
    邀吴去尘郑孟麐入署中第82页
    双桂斋即事第82页
    署后砌一小台避暑第82页
    摊书第82-83页
    同孟麐过谢在杭署中第83页
    遣兴四首第83-84页
    寄答陈叔度第84页
    逍遥楼饯送袁武部行取赴选(东莞人)第84页
    游叠彩岩(竺都阃招)第84-85页
    栖霞洞龙隐岩在东门外两三里诸公答都阃于其处第85-86页
    送竺都阃之虔州第86页
    登榕树楼第86-87页
    方伯在杭诞日第87页
    喜雨第87页
    寄茂上人第87-88页
    喜王玉生至第88页
    芟草(和客作)第88-89页
    陪贾侍御阅武南郊谓余曰嘉会也曷志之以刻诸石第89页
    送王玉生之柳城第89页
    丁游戎招同谢方伯胡参知游隐山六洞时出丽泽门已暮不能穷其胜聊为纪之以竢他日第89-90页
    竺都阃招游华景洞第90-91页
    游伏波岩(一名洑波)第91页
    中秋公请直指公于棘苑第91-92页
    问去尘孟麐二兄第92页
    桂州风谣十首第92-94页
    喜喻子奋陈有美至自潘州第94页
    送孟麐之兴安第94页
    送张孟雨第94-95页
    伏波庙第95页
    同郑孟麐游水月洞(即方信孺构云岩轩处)第95-96页
    泛舟金莲港因游白龙洞第96页
    刘仙岩第96-97页
    木龙洞第97页
    魏禹卿盛夸东江驿前景余特过看之有怀禹卿第97-98页
    虞山恭谒舜帝祠有感第98页
    明月洞(在立鱼峰傍)第98页
    灵川道中第98-99页
    兴安道中同孟麐登署后台第99页
    山枣驿见石榴丹桂并开第99页
    全州道中第99-100页
    九日清湘署中即事第100页
    同曾大参陪贾按院游湘山寺第100页
    柳山赠孙守子桑第100-101页
    兴安同孟麐泛舟灵渠观湘漓分流处第101页
    夜宿兴安再梦陈磐生兼寄李子山作第101-102页
    同孟麐游乳洞(在兴安)第102页
    初冬招米彦伯赵光抡滕伯伦张锡仲游城北叠彩华景岩洞第102-103页
    冬日邀米彦伯胡仁甫赵光抡滕伯伦张锡仲游西山六洞第103页
    送米彦伯还永州第103-104页
    永宁州守关诚要调安吉作此送之第104页
    送庆远府黄司理转廷评之留都第104页
    和喻子奋荔枝盆小山第104页
    寄怀林懋礼第104-105页
    次前游西北二山韵答赠张晦之第105页
    张夷伯者故京兆羽王先生之孙也隐居高尚人罕识其姓名余入桂既慕羽王芳躅追之而不可见又高夷伯之隐德因赠之一律以表缁衣之好云尔第105-106页
    雨后同谢在杭方伯关德甫学使邀邓玄度佥宪登逍遥楼第106页
    送蒋司理擢守宾州第106-107页
    清湘至日孙州守折见梅见赠第107页
    洮阳送贾按院还朝(平度州人古即墨地)第107页
    同吴去尘胡仁甫滕伯伦张锡仲游龙岩第107-108页
    夜过滕伯伦斋头第108页
    同吴去尘胡仁甫舒延年赵光抡滕伯伦张锡仲游师子岩第108页
    过寂照禅师古堂第108-109页
    胡仁甫赵光抡滕伯伦张锡仲招同吴去尘游磐石寺第109页
    泛舟罗江至城南驿第109页
    雪中舒延年夜谈第109-110页
    寄答李子山第110页
    题王玉生桂州四景画轴第110页
    送郑孟麐第110-111页
    送喻子奋第111页
    冬日南熏亭落成邀诸公过酌(是日天气暖甚)第111页
    林养巽大行以赍 皇子诏至两粤奉邀游湘山寺是日为寂照大师诞期第111-112页
    五十初度答诸公第112页
    全州迎春第112页
    癸亥除夕第112-113页
    甲子元旦奉和谢在杭方伯第113页
    人日集逍遥楼为吴季升宪伯公宴席第113页
    上元夜吴宪使关学使召集榕树楼观灯第113-114页
    十五夜阃司公宴观火树第114页
    十七夜吴宪伯招集斋头听曲第114页
    送关学宪抡文之两江第114-115页
    二月雨后过广寿庵观前代碑刻第115页
    登雉岩相传即雉听经化处唐宋人多于此送远亭榭久湮余为与复之第115页
    再游七星岩古风第115-116页
    登独秀山第116-117页
    闻报量移备兵秦州第117页
    过苏桥驿第117页
    宿横塘驿(横塘隶永福县余家里名横塘距邻县永福亦只两程)第117-118页
    雒容县第118页
    登柳州城楼第118-119页
    登立鱼峰第119页
    罗池庙吊柳河东先生第119页
    闻被留之报第119-120页
    陆足吾掌科奉使来粤临发余始回省邀游七星岩因呈一律第120页
    再到昭州王心抑参或昭饮小教场亭子第120-121页
    过王心抑竹亭避暑第121页
    午日王心抑招游印山观竞渡第121-122页
    题制府何公册子第122-123页
    题陈粼玉山房杂咏第123页
    柏岩歌(小引)第123-124页
    陶稚行携具雉山第124页
    喻宣仲招游木龙洞第124页
    送卜南仲第124-125页
    中元日克绍宗侯招集隐山第125页
    送喻宣仲第125页
    中秋前两日集诸子于文祠玩月第125-126页
    叔度五旬初庆为八月望前一夜赋赠第126页
    署内见僮辈燃塔灯有作第126页
    同喻宣仲何瑞之克绍湘伯二宗侯游白龙洞刘仙岩诸胜第126-127页
    宣仲初到刘仙岩喜甚因悔其游之晚也没逢人辄夸其胜余为一诗述之第127页
    湘伯携酌白龙洞第127页
    署内桂花盛开招客谈奕至晚第127页
    同诸子游省春岩即古弹丸溪也第127-128页
    喜雨过漓江第128页
    苦雨第128-129页
    同喻宣仲陶稚行滕伯抡吕仲吉何瑞之雉岩登高第129页
    同宣仲叔庆稚行伯伦再游刘仙岩第129页
    到弹丸岩省工遇乡僧应公因同泛舟下訾家洲新庵招喻宣仲谈奕至暮而归第129-130页
    榕树楼克绍宗侯携酌同喻宣仲观徐大将军使剧第130页
    同宣仲稚行伯伦到省春岩第130页
    次日同宣仲伯伦稚行瑞之到訾家洲第130-131页
    又同诸子过虞山庙第131页
    菊花盛开偶有奇种数本移在客厅第131页
    寿徐总戎第131-132页
    咏菊二绝第132页
    送叔度还闽二首第132-133页
    送能永兄还闽二首第133-134页
    再送仲宣二首第134页
    寄怀陈有美(时归瘞妻)第134页
    登清秀岩(并序)第134-135页
    游中隐岩(旧有福缘寺在岩中今废)第135页
    游荔枝岩第135-136页
    琴潭第136页
    游中隐岩归途饮张孝廉园内时同滕伯伦诸子以北上将别第136页
    同杨方伯饮犀潭宗侯西园第136-137页
    送郑子庸还家第137页
    滕伯伦孝廉北上索诗送之伯伦在省内有所遇云第137-138页
    喜弟修正因同守岁第138页
    元旦同能证作第138页
    送能证弟还闽兼答李明六第138-139页
    雨中吴仲声过署斋小饮第139页
    柬万涵春司理第139页
    送朱云龙还楚第139-140页
    同范穆其漓江泛舟登雉山岩第140页
    和葛宪副武缘犀水江二首(汉止戈县地)第140-141页
    署内搭一松棚避暑范穆其过而咏之第141页
    又和穆其夜凉一首第141-142页
    訾家洲亭成饮而落之第142页
    夏学宪招饮虞山松风堂第142页
    同唐无阿吕仲吉叔大赵光抡诸子漓江泛舟至雉岩第142-143页
    漓江书院落成 同陈显卿李玄钥遐龄宗侯李汝大小集(时显卿应武闱会举)第143页
    木龙洞七夕宴游第143页
    席上送孙原鼎还闽第143-144页
    雨后漓江观涨第144页
    送沈佥阃赍捧北上第144页
    同穆其赴匡卢藏公约看张家园池千叶白莲第144-145页
    薄暮同穆其藏公泛舟西溪到象鼻山而归第145页
    再游印山第145页
    中秋前一日招范穆其周又新陶允一同赵光抡唐无阿李汝大集木龙洞新亭第145-146页
    郁林杨州守以保留不获又丧内于水滨因其行也诗以送之第146页
    送周又新还甬东第146页
    送吴仲声之筠州第146-147页
    雉山青萝阁同吴仲声周夷玉周又新李汝大乡绅徐五管宗侯遐龄落成时仲声夷玉又新将行第147页
    赠别周夷玉第147-148页
    喜陈叔庆长生弟嘉儿同到第148页
    西南地暖菊花颇迟投荒三载不知此中有善本顷乃得之值轩伯长生嘉儿到留与赏之第148-149页
    初度第149页
    乙丑除夕纪事第149页
    观鳌山灯第149-150页
    丙寅元日第150页
    开正二日游栖霞洞谒老君像第150页
    薄暮游木龙洞见尧山为烟雾所蔽第150-151页
    观稚子放起火第151页
    人日杨方伯招游省春岩即古弹丸溪也洞境奇特自公发之第151页
    车中有掷诗数纸乃靖藩王孙即席所作因率尔酬之第151-152页
    谷日迎春第152页
    靖藩鳌山灯宴同诸公集其书堂为正月十一夜第152页
    元夕开社邀诸王孙词客集李泰军汝大江楼观火树分得山字第152-153页
    正月十五夜与文祠阃司公宴第153页
    黎总戎席赋得柱灯第153-154页
    同叔度咏鱼灯第154页
    菜灯第154页
    纸灯(改白门旧作)第154页
    龙灯(改江州旧作)第154-155页
    嘉儿告归口述五言古体四章送之第155-156页
    春日同诸王孙李参军庐山人陈叔度长生弟嘉儿集南薰亭共赋分得浮字第156页
    送葛宪副擢宛马卿之任平凉第156-157页
    寄林懋礼(懋礼前与叔度入燕项惟叔度过此故云)第157页
    寄叶君节第157页
    寄倪献子第157-158页
    送长生弟还家第158页
    寄倪柯古第158页
    寄徐兴公第158-159页
    送严简校迁巴郡司理第159页
    二月晦日游雉山岩第159-160页
    雨后过李汝大水楼第160页
    江人送宴左州迁嘉兴二守(字季复清)第160页
    雨中独坐柬叔度第160-161页
    题星家雷玄同册子第161页
    书事第161页
    湘南楼送杨长源宪副赍 贺皇子表赴京(时得宁远捷报)第161-162页
    送奕者卢生归南海三首第162页
    庄羹若翰撰奉使到桂林同杨鹏遥方伯鲁雅存宪副招游七星岩有述第162-163页
    送庄景说翰撰使毕还闽(君向时见访石苍共坐淼轩观荷故及之)第163页
    喜喻宣仲到假馆漓江第163页
    送王心抑擢南通州总镇(君以狼山记总起家故末句及之狼山有栖云阁五代时建第163-164页
    李汝大参军水楼和心抑元戎话别之作第164页
    魏道安余乡人也以善奕游两粤间雅负其才略有封狼居胥之意项与心抑总戎同行诗以赠之第164页
    吴弘之襄阳人也奉使归故里余素慕此邦多旧迹因作一律送之修志慨焉第164-165页
    同喻宣仲包一甫到雉山第165页
    雨途杂兴八首第165-166页
    候渡江楼寄答秦千秋桂林见赠之什第166-167页
    过曹介之山房第167页
    夜泊兴安陡口第167页
    出陡江行过千秋峡白石潭诸处甚驶第167-168页
    同喻宣仲坐訾家洲亭子第168页
    东门江月轩为偶柏先生构者落成之日朱澜仲置酌于其上余喜而咏之第168页
    阳亭独坐柬念室宗侯第168页
    送王都阃擢惠州参戎第168-169页
    苍梧送胡瞻明宪使入贺第169页
    九日虞山送吴宪使入觐第169页
    送谢在杭方伯入觐第169-170页
    邕州守张兆甫以诗见赠作此答之因送其北上第170页
    送桂林江太守入觐第170-171页
    寄家第171-172页
    同王心抑陈叔卿王用晦游雉岩第172页
    又同心抑诸君游北牗洞第172页
    寄题南思受中丞渭南瀑园四首第172-174页
参考文献第174-175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75-176页
致谢第176-177页

论文共1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以贺州市富阳镇铁耕村为例
下一篇:查礼旅桂诗文笺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