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迫击炮灭火弹的设计与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绪论 | 第10-19页 |
1.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第10-13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灭火弹以及相关设备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灭火弹以及相关设备的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7-19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3.2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2.灭火弹的工作原理及总体设计方案 | 第19-26页 |
2.1 灭火弹的工作原理 | 第19-22页 |
2.1.1 灭火弹的灭火机理以及灭火剂的种类 | 第19-21页 |
2.1.2 灭火弹的工作方式 | 第21-22页 |
2.2 灭火弹的总体方案 | 第22-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灭火弹的总体设计 | 第26-46页 |
3.1 灭火弹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26-29页 |
3.1.1 灭火弹弹头及圆柱部的设计 | 第26-28页 |
3.1.2 灭火弹稳定装置的设计 | 第28-29页 |
3.2 引信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29-41页 |
3.2.1 灭火弹信息探测模块的设计 | 第30-34页 |
3.2.2 灭火弹信息处理模块的设计 | 第34-37页 |
3.2.3 灭火弹发火控制模块的设计 | 第37-41页 |
3.3 灭火弹引信控制系统的试验及分析 | 第41-45页 |
3.3.1 信息探测模块的测试 | 第42-44页 |
3.3.2 信息采集处理模块和发火控制电路的测试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4 灭火弹的发射安全性及弹道特性研究 | 第46-63页 |
4.1 灭火弹发射安全性分析 | 第46-50页 |
4.1.1 灭火弹发射时的受力分析 | 第47页 |
4.1.2 灭火弹发射强度校核 | 第47-50页 |
4.2 灭火弹的内弹道 | 第50-57页 |
4.2.1 内弹道简介及其研究方法 | 第50-51页 |
4.2.2 内弹道基本方程 | 第51-53页 |
4.2.3 内弹道计算——分析解法 | 第53-54页 |
4.2.4 内弹道计算——数值解法 | 第54-57页 |
4.3 灭火弹的外弹道 | 第57-62页 |
4.3.1 外弹道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57-59页 |
4.3.2 外弹道数学模型的解算算法 | 第59页 |
4.3.3 外弹道求解及仿真 | 第59-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5 灭火弹灭火效果的研究 | 第63-77页 |
5.1 灭火弹起爆的触发方式 | 第63-64页 |
5.2 灭火弹的装填物 | 第64-65页 |
5.3 灭火弹的爆炸抛洒状态 | 第65-76页 |
5.3.1 灭火弹爆炸时的灭火剂抛洒基本理论 | 第65-67页 |
5.3.2 灭火弹爆炸抛洒状态方程的建立 | 第67-68页 |
5.3.3 灭火弹爆炸抛洒的数值仿真与分析 | 第68-75页 |
5.3.4 灭火剂抛洒半径的分析 | 第75-7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6.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结论 | 第77-78页 |
6.2 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