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内燃机燃烧过程模拟研究的发展 | 第13-16页 |
1.2.1 数值模拟方法的意义 | 第13-14页 |
1.2.2 常用的计算流体力学软件 | 第14-15页 |
1.2.3 内燃机燃烧模型的发展 | 第15-16页 |
1.3 柴油机有害排放物及控制手段 | 第16-21页 |
1.3.1 柴油机主要有害排放物生成机理 | 第17-18页 |
1.3.2 柴油机排放物控制手段 | 第18-21页 |
1.4 柴油机EGR分层技术研究进展 | 第21-23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模拟仿真分析平台建立 | 第24-48页 |
2.1 内燃机燃烧排放问题模拟仿真分析整体思路 | 第24-25页 |
2.2 三维几何模型建立 | 第25-30页 |
2.2.1 逆向工程建模 | 第25-29页 |
2.2.2 三维几何模型修正及装配 | 第29-30页 |
2.3 计算网格划分 | 第30-33页 |
2.3.1 网格前处理 | 第30-31页 |
2.3.2 动网格划分 | 第31-33页 |
2.4 控制方程及计算模型 | 第33-44页 |
2.4.1 气缸中的热力过程 | 第33-35页 |
2.4.2 流体流动的基本控制方程 | 第35-37页 |
2.4.3 湍流流动控制方程 | 第37-39页 |
2.4.4 燃油喷雾模型 | 第39-42页 |
2.4.5 燃烧模型 | 第42-43页 |
2.4.6 排放模型 | 第43-44页 |
2.5 求解器参数设置 | 第44-46页 |
2.5.1 计算步长设置 | 第44-45页 |
2.5.2 边界条件及初始条件设置 | 第45-46页 |
2.6 计算模型验证 | 第4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3章 单气道引入废气方式的缸内EGR分层研究 | 第48-80页 |
3.1 EGR分层评价标准及单气道引入废气研究方案 | 第48-51页 |
3.1.1 EGR分层评价标准 | 第48-50页 |
3.1.2 单气道引入废气EGR分层研究方案 | 第50-51页 |
3.2 缸内原始场分析 | 第51-56页 |
3.3 单气道引入废气对EGR分层的影响 | 第56-63页 |
3.3.1 切向气道引入废气对EGR分层的影响 | 第57-60页 |
3.3.2 螺旋气道引入废气对EGR分层的影响 | 第60-63页 |
3.4 不同气道布置形式对EGR分层的影响 | 第63-65页 |
3.5 在单气道引入废气方式下EGR参数对EGR分层的影响 | 第65-78页 |
3.5.1 EGR压力对EGR分层的影响 | 第65-71页 |
3.5.2 EGR率对EGR分层的影响 | 第71-74页 |
3.5.3 EGR温度对EGR分层的影响 | 第74-7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4章 不同废气引入方式下的缸内EGR分层研究 | 第80-100页 |
4.1 气道加导管结构下的EGR分层研究 | 第80-86页 |
4.1.1 不同导管位置下的EGR分层研究 | 第80-82页 |
4.1.2 气道加导管结构下EGR压力对EGR分层的影响 | 第82-86页 |
4.2 气道加隔板结构下的EGR分层研究 | 第86-90页 |
4.3 EGR分层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 | 第90-98页 |
4.3.1 EGR分层与均质EGR对发动机燃烧特性影响对比 | 第90-92页 |
4.3.2 EGR分层与均质EGR对发动机排放特性影响对比 | 第92-9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8-100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及未来工作展望 | 第100-104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100-102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02-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10页 |
作者简介 | 第110-112页 |
致谢 | 第112-1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