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与射频—热风联合干燥玉米种子的对比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5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1.3 研究方案 | 第18-24页 |
| 第二章 玉米种子热风干燥动力学研究 | 第24-32页 |
| 2.1 引言 | 第24页 |
|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6-29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2页 |
| 第三章 玉米种子热风干燥品质研究 | 第32-48页 |
| 3.1 引言 | 第32页 |
| 3.2 试验仪器与方法 | 第32-39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 第四章 玉米种子射频-热风联合干燥动力学研究 | 第48-58页 |
| 4.1 引言 | 第48页 |
|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48-50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0-5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8页 |
| 第五章 玉米种子射频-热风联合干燥品质研究 | 第58-70页 |
| 5.1 引言 | 第58页 |
|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8页 |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8-68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六章 热风干燥和射频-热风联合干燥的对比研究 | 第70-76页 |
| 6.1 引言 | 第70页 |
| 6.2 干燥动力学的对比研究 | 第70-71页 |
| 6.3 干燥品质的对比研究 | 第71-72页 |
| 6.4 破休眠试验 | 第72-74页 |
| 6.5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6-80页 |
| 7.1 结论 | 第76-77页 |
| 7.2 论文创新点 | 第77-78页 |
| 7.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78-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 致谢 | 第86-88页 |
| 作者简历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