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粉尘浓度网络测控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粉尘浓度的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粉尘浓度测控的主要方法 | 第10-14页 |
1.2.1 滤膜称重法 | 第10-11页 |
1.2.2 β射线法 | 第11页 |
1.2.3 振荡天平法 | 第11-12页 |
1.2.4 光散射法 | 第12页 |
1.2.5 光吸收法 | 第12-13页 |
1.2.6 除尘方法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粉尘检测领域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光散射理论及分析 | 第18-28页 |
2.1 光散射理论 | 第18-19页 |
2.1.1 光散射现象 | 第18页 |
2.1.2 光散射的分类 | 第18-19页 |
2.2 Mie散射理论及数值计算 | 第19-28页 |
2.2.1 Mie散射原理 | 第19-21页 |
2.2.2 Mie散射定律数值计算 | 第21-23页 |
2.2.3 Mie散射定律近似计算 | 第23-24页 |
2.2.4 课题的理论依据 | 第24-28页 |
第3章 系统检测原理及双测量光路建模 | 第28-38页 |
3.1 不同散射方式下光通量计算 | 第28-30页 |
3.1.1 球型微粒在任意散射角的计算 | 第28-29页 |
3.1.2 前向光散射方式光通量计算 | 第29页 |
3.1.3 90°光散射方式光通量计算 | 第29-30页 |
3.2 光电探测器输出信号与颗粒物质量浓度转换 | 第30-33页 |
3.3 双测量光路原理 | 第33-35页 |
3.4 粉尘浓度传感器双测量光路理论建模 | 第35-38页 |
第4章 粉尘浓度测控系统组成及系统硬件设计 | 第38-56页 |
4.1 粉尘浓度测控系统组成 | 第38页 |
4.2 粉尘浓度传感器设计与开发 | 第38-47页 |
4.2.1 光学传感器 | 第39-41页 |
4.2.2 光电采集及测量转换电路 | 第41-44页 |
4.2.3 基于ARM内核的信号处理器 | 第44-47页 |
4.3 水雾除尘装置 | 第47-48页 |
4.4 单片机控制模块设计与开发 | 第48-49页 |
4.5 GPRS通讯及系统组网设计与开发 | 第49-53页 |
4.5.1 GPRS接口电路设计 | 第50页 |
4.5.2 GPRS通讯模块组网 | 第50-52页 |
4.5.3 分布式粉尘浓度网络测控系统功能 | 第52-53页 |
4.6 电源模块电路设计与开发 | 第53-56页 |
第5章 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56-66页 |
5.1 单片机控制模块程序开发 | 第56页 |
5.2 GPRS通信程序开发 | 第56-57页 |
5.3 基于LabVIEW上位机程序开发 | 第57-66页 |
5.3.1 上位机界面开发 | 第58-60页 |
5.3.2 上位机程序开发 | 第60-66页 |
第6章 传感器测量标定与误差分析 | 第66-74页 |
6.1 传感器标定 | 第66-70页 |
6.2 传感器数据测量 | 第70-72页 |
6.3 传感器误差分析 | 第72-74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7.1 总结 | 第74页 |
7.2 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