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过渡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6页
    (一)选题缘由第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研究综述第11-14页
    (四)研究思路、方法及目标第14-15页
    (五)创新之处第15-16页
第一章 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过渡的理论分析第16-24页
    1.1 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过渡的理论基础第16-18页
        1.1.1“最近发展区”理论第16-17页
        1.1.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7-18页
        1.1.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18页
    1.2 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过渡的必然性第18-19页
        1.2.1 是顺应时代发展与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第18-19页
        1.2.2 是实现师生教与学更加和谐高效的必然要求第19页
    1.3 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过渡的重要性第19-22页
        1.3.1 有助于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学目标第19-20页
        1.3.2 有助于教师进行中学政治知识的接轨与融合第20-21页
        1.3.3 有助于中学生重建并完善政治知识体系第21页
        1.3.4 有助于高一新生增强各方面的适应能力第21-22页
    1.4 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过渡的可行性第22-24页
        1.4.1 张耀灿的“教育四要素说”第22页
        1.4.2 传播学中关于人际传播的理论第22-24页
第二章 新课改实施以来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过渡的现状分析第24-32页
    2.1 访谈分析第24-25页
        2.1.1 对初高中政治教师的访谈第24-25页
        2.1.2 对中学生尤其是高一新生的访谈第25页
    2.2 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过渡过程中的问题表现第25-27页
        2.2.1 教师的表现第25-26页
        2.2.2 学生的表现第26-27页
    2.3 对教学过渡过程中问题表现的原因分析第27-32页
        2.3.1 客观原因分析第27-29页
        2.3.2 主观原因分析第29-32页
第三章 新课改背景下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过渡的组织策略第32-44页
    3.1 学校方面:整合多方教学资源,深度互动配合,实现教学过渡第32-33页
        3.1.1 创造条件,让初高中政治教师增进沟通,提高对学生的纵向感知第32页
        3.1.2 加强融合,让初中生与高中生定期友好互动,交流学习体会第32-33页
        3.1.3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资源,助力师生更好地实现教与学的过渡第33页
    3.2 教师方面: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双重过渡第33-40页
        3.2.1 认真研读初高中政治新课标要求,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过渡第33-37页
        3.2.2 遵循教学规律,实现教学方法的全面过渡第37-40页
    3.3 学生方面:将自我调适与知识建构同步进行,突破自我,全新起航第40-44页
        3.3.1 积极调适心理,实现过渡期的心理平衡第40页
        3.3.2 进行角色转变,提升学习环境适应能力第40-41页
        3.3.3 优化学习方式,结合自身进行融会贯通第41-42页
        3.3.4 建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对接与整合第42页
        3.3.5 关注时政热点,培养对政治的长久热情第42-44页
结语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附录A“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过渡”的访谈提纲(教师篇)第48-50页
附录B“初高中政治课教学过渡”的访谈提纲(学生篇)第50-52页
致谢第52-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边缘人”问题探析及其转化策略
下一篇:IL-1Ra在毕赤酵母中的高密度发酵、分离纯化和生物学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