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论 | 第8-16页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综述与主要概念释义 | 第9-13页 |
三、研究方法与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4-16页 |
第一章 日美军事合作的演变和自卫队的角色与地位 | 第16-26页 |
第一节 冷战期间的日美军事合作与自卫队 | 第16-21页 |
一、日美安保体制与自卫队的建立 | 第17-18页 |
二、1978年《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与自卫队的发展 | 第18-21页 |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日美同盟“再定义”与自卫队 | 第21-26页 |
一、日美同盟“再定义”的背景 | 第21-22页 |
二、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自卫队法》修正案、《周边事态法》与自卫队的角色与地位 | 第22-26页 |
第二章 新世纪以来的日美同盟军事再编 | 第26-38页 |
第一节 日美同盟军事再编的背景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日美同盟军事再编的基本情况 | 第27-31页 |
一、第一阶段:“9·11”到美国金融危机 | 第28-30页 |
二、第二阶段:美国金融危机后至今 | 第30-31页 |
第三节 推动日美同盟军事再编的因素 | 第31-34页 |
一、配合亚太战略调整 | 第32页 |
二、谋求“正常国家”地位 | 第32-33页 |
三、牵制中国崛起 | 第33-34页 |
第四节 阻碍日美同盟军事再编的因素 | 第34-38页 |
一、同盟关系内的安全困境 | 第34-35页 |
二、日本国内因素的制约 | 第35-36页 |
三、禁止使用“集体自卫权”的限制 | 第36-37页 |
四、亚太地区周边国家的警惕和应对 | 第37-38页 |
第三章 新世纪日美同盟军事再编中自卫队的角色与地位 | 第38-51页 |
第一节 自卫队成为自主参与力量 | 第38-41页 |
一、地区防卫合作中承担独立角色 | 第39-40页 |
二、全球防卫合作中主体性不断增强 | 第40-41页 |
第二节 自卫队逐渐变为美军的平等合作伙伴 | 第41-46页 |
一、合作部署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 第42-43页 |
二、支撑驻日美军“再编”开支 | 第43-45页 |
三、稳步推进情报合作机制 | 第45-46页 |
第三节 自卫队角色走向纵深化 | 第46-48页 |
一、深化与美军的防卫“实战”合作 | 第46-47页 |
二、扩大防务交流,创建“日美+A”机制 | 第47-48页 |
第四节 评述:自卫队面临的两大困境 | 第48-51页 |
一、“集体自卫权”解禁的困扰 | 第48-49页 |
二、自主与依附的两难境地 | 第49-51页 |
结语 | 第51-53页 |
注释 | 第53-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