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海洋酸化及UV辐射对硅藻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缩略词第8-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意义第12-21页
   ·酸化与海水化学第12-13页
   ·海水碳酸盐系统的调控方法第13-15页
     ·pH/pCO_2的调控方法第14页
     ·控制细胞浓度来调控海水碳酸盐系统第14-15页
   ·酸化的生物学效应第15-18页
     ·酸化对海洋微藻无机碳吸收机制的影响第15-16页
     ·酸化对藻类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第16-18页
   ·酸化与UV辐射的耦合效应第18-19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海洋酸化对硅藻无机碳获取机制影响的研究第21-38页
   ·前言第21-22页
   ·材料方法第22-27页
     ·实验材料及培养第22页
     ·不同浓度的CO_2培养第22-23页
     ·pH与海水碳酸盐系统的调控第23页
     ·生长与叶绿素的测定第23页
     ·海水总碱度(A_T)的测定第23-24页
     ·碳酸酐酶的测定第24-25页
     ·P-C曲线的测定第25-26页
     ·理论CO_2供应速率的计算第26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6-27页
   ·结果与讨论第27-37页
     ·培养过程中碳酸盐系统变化第27页
     ·对生长的影响第27-29页
     ·对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第29-30页
     ·实际放氧速率与理论最大CO_2供应速率第30-32页
     ·对无机碳吸收机制的影响第32-34页
     ·对光合作用参数的影响第34-35页
     ·光合放氧对光强的响应第35-36页
     ·讨论第36-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酸化条件下硅藻对可见光及UV辐射的生理学响应第38-63页
   ·前言第38-39页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藻种与室内培养第39页
     ·辐射处理第39-40页
     ·生长测定(见第二章)第40页
     ·碳酸盐系统测定(见第二章)第40页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第40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0-41页
   ·结果与讨论第41-62页
     ·培养过程中pH及碳酸盐系统的变化第41-42页
     ·对生长的影响第42-43页
     ·对威氏海链藻有效光化学效率的影响第43-44页
     ·对假微型海链藻有效光化学效率的影响第44-46页
     ·对假微型海链藻快速光响应曲线及其参数的影响第46-52页
     ·细胞对不同水平CO_2与pH的光化学响应第52页
     ·对威氏海链藻快速光响应曲线及其参数的影响第52-59页
     ·细胞对不同水平CO_2与pH的光化学响应第59-60页
     ·光合放氧对光强的响应第60-61页
     ·讨论第61-62页
   ·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酸化条件下硅藻对氮磷营养盐变化的生理学响应第63-76页
   ·前言第63页
   ·材料与方法第63-65页
     ·藻种及培养条件第63-64页
     ·氮磷比改变的培养基的制备第64页
     ·生长及Chla的测定第64-65页
     ·光合作用的测定第65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65页
   ·结果与讨论第65-75页
     ·培养过程中碳酸盐系统的变化第65-67页
     ·对生长及Chla含量的影响第67-70页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第70-74页
     ·讨论第74-75页
   ·小结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丁基锡与环境因子耦合对大型海藻裂片石莼的毒性研究
下一篇:小鼠、大鼠、猪DHRS4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小鼠DHRS4多克隆抗体的制备